我经常以为,父亲是不爱我们的,尤其是对常惹他生气的我。他爱挣钱,爱抽烟,爱做事,就是不爱他的女儿。
由于家境贫寒、世事繁杂,记忆中的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没有一丝空闲。他烧过砖,贩过菜,走村串户修过缝纫机。从我会记事起,父亲似乎总是愁眉苦脸,愁我们五姐妹的衣食学费,愁庄稼的收成,愁当天出门能否赚到钱,愁怎么筹钱给祖父母治病。
父亲没有时间管我们,记忆中他从未抱过我们,也从未牵我们的手玩过。他舍不得给我们一句表扬和一个鼓励的微笑,即使历任班长的姐姐在县运动会上得了冠军,即使我们个个捧回了“三好学生”奖状。姐姐那年考上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护校,村委会送来了光荣军属的牌子,还专门放了电影。那可是全村考出去的第一个女孩啊,他也只浅浅一笑,对姐姐却没有半句的赞赏。看到村里别的女孩跟她们父亲撒娇,还被夸聪明可爱,我们真的好羡慕。
父亲的嘴巴相当“不甜”,仿佛他生来就只会训人似的。小时候我爱坐在门坎上,他就黑着脸来一句:“好狗不挡路!”他教过我们不要把锄头等朝外放那样易伤到人,而有时我忘了,他就板着脸训斥道:“真是教不变的猪!”我中考时因疏忽差几分没考上中专,他就不厌其烦地批评了我几年:“叫你初三时别看小说,只多考几分你早就上班赚钱了!”即便是高考时父亲冒雨给我送去一碗丝瓜瘦肉汤,也只是淡淡的一句:“你妈说怕你热没胃口,让我送来的!”如今想来他那时是担子太重了,但当时是很不喜欢他那张出口就伤人的嘴的,心中一直暗暗怪他。
直到几年前父母从北京回到老家,我请假回家探望,住在车站旁的妹妹家。陪母亲聊天至八点多,我要坐公交车走,只有几站路,我在路口上车直达。父亲却执意陪我一起坐车过去,看我下车后走进院子,他才坐最后一班车离去。那一刻,我的眼眶潮湿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父亲是爱我的!
这个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回家看望二老。老公和儿子先回酒店了,因次日就走,我想多陪陪母亲,就聊到了快九点。外面飘起了小雨,父亲把伞递我手中。我们住的酒店走两巷子就到了,且街道上灯火通明。我不要父亲送我,父亲却已不由分说地走在了我前面。
六月的夏夜,我和父亲走在巷子里。我叮嘱他一定要舍得吃,要少抽烟,别太累着。他居然象个孩子似的直点头答应。出了巷子,年逾古稀的父亲还要送我过马路,被我拒绝了。我过了马路,到了酒店门口,回头看见父亲还站在那儿。我向他招手,示意他赶快回去。他也招手点头,然后才转身离去。我看见他那稀疏的白发在灯光下白得更耀眼,看见他那瘦削的身影在夏夜的雨中更憔悴。我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只不过他的父亲身材肥胖,而我的父亲瘦弱单薄罢了。
父爱如山,静默无语;父爱似水,润物无声。我的父亲啊,纵然您永远都不会说出那个字,但我已然明了您对女儿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