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最美的季节是清明。清明时节的淋沥春雨,滋润着家乡的山、家乡的树、家乡的人,让春天更加透明晶莹,一片生机勃勃。
清明是挂在故乡的乡情。在家乡的故土上,聆听山风的歌唱,呼吸泥土清香的气息,乡情便会疯长起来。那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浓情,牵挂一生。
清明是怀念祭祖的节日,杜鹃花开、芬芳无限。我们悼念亲人,到坟上给祖先扫墓添土,在坟头挂串白纸以寄托哀思,为活着的人更好的生活。清明时节,草木纷长,思乡之情也在纷长。
故乡的清明是美丽的,青翠欲滴的松树和五颜六色的山花,把整个山岭点缀的如诗如画。晨光熹微,远眺故乡,雾绕群山、云挂蓝天,虚无缥缈、若隐若现。每年绿柳依依,春风吹起素白纸条的时候,身在异乡的我,思念之情便越发浓烈。而我会一天天老去,但清明却依然年轻,不断涌动的乡情,让我朝思暮想。清明的幽香,是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形状,在游子心中,就是挂在清明的乡情。
故乡的清明,总有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和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绿树抽枝发芽,各色的花朵竞放,草儿是嫩绿嫩绿的,一切都美得令人心悸。春雨无声,默默打湿你的哀思。每到清明节,大人总会领上孩子,到已故亲人的坟上嗑头、烧纸钱,然后挂上亲手剪裁的清明条。五颜六色的清明条随风飘舞,像是在传递着阴阳相隔的亲人间最深厚的思念。
长大后,开始了异地的求学之旅,清明的时候,很少能够回趟家。于是每到清明时节,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便如春潮滚滚而至。绿色的故土、袅袅的炊烟、父母慈爱的脸庞在梦中久久萦绕。站在窗前遥望故乡的方向,无法看见的家乡,总会让我热泪盈眶……清明就是思念乡情滴落的一滴眼泪。
清明时节,故乡散发着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远方的儿女们。当雨水滴落在我的脸颊上,我便会被乡情灌醉。感怀故乡山水的养育之恩,无论身处何方、官拜何位,心里都要有故乡。每个有乡情的人都不可能幸免,因为这种魅力的吸引,就在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情。逝者已矣,乡情在心间肆无忌惮地蔓延。乡情就如一方小小的墓地,我们在外头,亲人在里头。
清明蕴藏着浓浓烈烈的乡土味,散发着亲亲和和的乡音,流露着真真切切的乡情。这乡情,处处温暖着家乡人的心灵,它是人世间最珍贵、最纯真的情愫。很小的时候,每年清明,父亲总是叮咛我:“清明这一天,要给爷爷、奶奶和祖辈们上坟,这叫饮水思源,这是孝道。”清明对我来说,不仅是祭扫上坟,更多的是想家、是乡思、是乡情。祖辈在上,家是一生的魂魄。清明就是挂在故乡的乡情,年年召唤我回家,回家看看父母,给逝去的祖辈烧香嗑头。
清明时节雨纷纷,乡情也纷纷。春风伴梦回家乡,又见村头炊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