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读玉

在中国人的眼里,“玉”是美好的、是高尚的、是纯洁的。男人似玉、温雅坚刚,女人似玉、温婉淑秀。中国人对玉的崇尚可以追溯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因玉引发的战争数不胜数,因玉结缘的故事也家喻户晓。

“玉”在中国,又曾是王权的象征。去掉“玉”字中的点就是“王”字,古文中“玉”字并没有点,因此,在封建社会,玉只能属于有权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拥有玉、佩戴玉。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爱玉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一生拥有无数美玉,自戏称为“玉痴”。而那些入不敷出的穷苦人,则一生与玉无缘,或者根本没有机会一睹玉的风采。

时光进入21世纪,玉又在现如今“雅人”的炒作下,价格不断飙升,高得极其离谱。因此,让包括我在内的普通人对玉也只有望而却步的份了。

我的业余爱好相当有限,烟与我无缘、酒与我缘浅,既不爱麻将之类的玩乐,又懒于运动。有限几个业余爱好中,便有把玉一项。我喜欢玉,虽然对玉的知识掌握不多,只粗略地知道“玉”按区域划分,有缅甸的翡翠、辽宁的岫岩玉、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独山玉和陕西蓝田玉。知道玉按硬度区分,有“硬玉”和“软玉”之别。知道玉按色泽区分,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俏色玉等不同。知道玉按质地区分,有A货、B货和C货之分。其它深层次的知识,则一概不知了。

我喜欢玉,在近十余年的时间里,也陆续淘回了几块玉,虽然这几块玉都不是什么好料,却也让我爱不释手。我虽然喜欢玉,但对那些价格不菲的玉,却从来没有占有的欲望。

我淘回的几块玉中,有一块经常佩戴在身边。这块玉来自缅甸,个头与大拇指相似。雕刻师傅按照石料的形状和色泽,反复设计和推敲,将这块璞玉雕刻成了“貔貅”状。这块玉被雕刻得非常细腻又不失圆润,通体为青白色,貔貅臀部带有淡淡的紫罗兰色泽,美中不足的是,整块玉中没有一丝翠色,这也让它的价格大打折扣。

这块貔貅挂件是我在2008年初从昆明七彩云南淘到的。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块玉,便认定了它应当属于我,它当时的售价是2600元,这个价格也着实让我囊中羞涩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喜欢的另一块玉是个挂件,它是朋友馈赠给我的。从质地和品相上看,这块玉不是什么好料,估价肯定不会超过千元。它以米色为主,其中带有一块浓重的糖色。这块“玉”体积与大枣相似,作为挂件体积过大,作为手把件却又显得略小些,着实有些不伦不类。但我喜欢这块玉的设计和雕工,它为荷叶托莲花形状,莲花上的莲仔颗粒饱满,晶莹剔透,荷叶则以糖色为主调;叶拥着莲,相依相偎,侧面荷叶与莲衔接处,雕刻着一柄小如意。玉被雕刻成叶拥花的形状,其寓意也非常高雅:莲花称花中君子,清风侠骨,荷叶与莲雕刻在一起,意为年年有余;“如意”则寓意人生如意。我虽然并不迷信于这些寓意,但对这块玉的雕工非常赞赏,这也是我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我喜欢玉,静夜中、闲暇时,我常独坐在窗前,手里把玩着玉,也是在读玉。我渐渐读懂了玉的谦恭有礼,读懂了玉的温润高洁。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