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郑商所总经理鲁东升:从四个方面着力 持续提升中国价格国际影响力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北京讯(记者田耿文)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鲁东升12月5日在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经过30余年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显著。以郑商所为例,今年10月,郑商所法人客户持仓占比64%,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国内85%以上的重点制糖集团,80%以上的大中型棉花贸易企业,90%以上的PTA生产、贸易企业和80%以上的聚酯企业,利用期货价格指导生产经营、规避价格风险。在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PTA、甲醇、菜粕等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国际相关行业的“风向标”。

    鲁东升表示,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产业门类齐全,工农业产值和贸易体量巨大。助力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定价和竞争优势,是期货市场落实“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中国定价的国际影响力体现在期货市场,就是境内外企业积极利用期货价格,作为国内外贸易活动的定价基准或重要参考。

    鲁东升表示,在持续提升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方面,期货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依托重点期货品种,构建产业链系列化品种体系。回顾境内外期货市场发展历史,期货品种对产业链的覆盖面越广,越能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产业链的议价和定价能力就越强。下一步,郑商所将大力推进PX、瓶片和长丝等聚酯产业链品种研发上市工作,与棉花、棉纱一起,从植物纤维到化学纤维,形成全球最齐全的纺织品种系列,推动纺织原料定价中心建设,助力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高期货市场对产业企业的覆盖度。近年来,一批龙头企业,利用期货价格基准,将自身经营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为产业链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体现了期货价格的功能和影响力。下一步,郑商所将点对点强化对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产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吸引更多产业企业参与到价格形成中来。

    三是多种形式推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定品种范围,研发上市开放型品种,推进结算价授权等开放模式落地,推动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加快形成境内外交易者共同参与、共同认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期货价格,不断推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建设,持续提升中国定价的影响力。

    四是积极推动制度型开放的期货市场建设。配合《期货法》立法工作,在尊重期货市场基本规律、体现中国特色和阶段特点原则下,有序推进制度、规则、标准与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对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期货市场,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国等国家的产业客户参与境内期货交易,在逐步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的过程中,增强中国规则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鲁东升还表示,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期货市场和郑商所经历了重重挑战。期货市场保持战略定力、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在服务保供稳价大局、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对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鲁东升表示,郑商所将更好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实体经济,自觉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体现担当作为,力争把握机遇,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首先是加强市场一线监管。因品施策构建差异化的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市场监控,防微、防早、防小,及时处置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深入排查违法违规线索,配合行政、司法部门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监管工作的深度融合,强化科技监管。

    其次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板块,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衍生品研发和布局;持续优化完善“双碳”政策相关品种的合约规则;推进航运运力、天气指数等期货衍生品研发,构建多元化、系列化的绿色衍生品体系。

    再次,强化市场服务意识,提升市场服务效果。坚持“精耕细作、市场优先”,把方便留给市场、把麻烦留给自己。完善市场意见建议的快速反应机制,支持会员提升市场服务能力。构建数字化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市场受众体验和推广效率。细分市场构建服务品牌体系,“一品一策”探索特色化、差异化服务。建设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打造期货市场投教品牌。

    最后,深化期现融合发展。围绕现货市场的定价、融资和增信等需求,不断提高对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综合业务平台的纽带作用,对接大型企业、现货平台,大力推广基差贸易,拓展期货价格应用场景,建立期现融合的产业链生态圈,促进产业循环。

    责任编辑:石柳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