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的P2P模式距离非法集资究竟有多远?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几句警示,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摆在了台面上。
在吴晓灵看来,现在有一些人人贷公司以个人名义贷款出去,借款人也是自然人。这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两个自然人的合约,但中介公司以自然人名义把贷款借出去,同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风险由自己承担,此模式与非法集资十分相似,需提示谨防,以免扰乱金融市场。
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宜信”这一目前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并试图对号入座。
宜信之争
是否为P2P网贷平台模式是目前宜信面对的最大争议
有人称唐宁应该是我国目前累计放贷额度最大的个人,这源于业内总结出的宜信债权转让放贷模式。
按规定,宜信并没有发放贷款的资质,于是唐宁以个人身份先将钱借给借款人,然后从金额和时间上拆细债权,通过宜信宝、月息通等收益不同的产品卖给有欲求的理财人群,即出借人,出借人也将钱直接打到唐宁的个人账户上,由此完成借贷的对接。因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宜信选择了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据悉,现已有员工万人。
而究竟是不是P2P也成为宜信面对的最大争议。
P2P正式的中文翻译为“人人贷”,指借贷过程中,资金、合同及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其核心是平台只给予服务性质的工作,而不直接参与到借款和放款的交易中去。
创建于2006年的宜信,在很多资料中都称自己为P2P模式,只是服务机构,主要帮出资人和借款人进行撮合和匹配,不参与任何形势的资金运作,不吸纳资金、不发放贷款。
但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宜信的债权转让模式与国内很多P2P模式截然不同,这种不同不单是线上线下的区别,更在于其债权转让使得宜信的平台无法独立于交易之外,变成了中介资金的枢纽平台。同时,在应用方式上,宜信更是创新利用债权进行了资产证券化,并实现流通,只要投资人不挤兑,这个名副其实的“银行”就可以永远转下去。
上海信而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征宇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线上匹配较为容易,但线下匹配较为复杂,考虑到机构的可持续性,宜信变身中间机构是线下风险操作的不得已为之。
除了是否为P2P模式之争外,由此引发的坏账认定问题、资金透明度问题、效率问题、成本问题、期限错配与流动性问题等都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据记者了解,业内持此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将吴晓灵就“人人贷”的警示看作对宜信模式不合法的宣判。
不透明或成最大隐患
P2P行业的不透明已成为业界不同观点交锋的主要原因
“吴晓灵在谈到人人贷问题时没有一个字直接点名宜信,不能说宜信的模式就不合法,而对于宜信的运作模式更多是业内人士的总结,究竟宜信是怎么玩儿的我们不得而知。”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说道。
的确,P2P行业的不透明已成为业界不同观点交锋的主要原因。
宜信公司创始人、总裁唐宁近日就表示,企业一方面需要被了解、被认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我保护,如果不负责任地谈很多,那对不起这么多同事的创新,因为很多门槛都是自己竖起来的。在很多人看来,唐宁更愿意谈理念而非数据。
于是,在有关宜信的内部信息方面,只有获得凯鹏华盈、IDG和摩根士丹利三大投行的注资被广为宣传,其它信息少之又少。有从业者认为,获得注资是宜信近几年迅速发展为行业翘楚的主要原因,而对此广而告之更能提高其美誉度和信服感。
无独有偶,近日有消息透露,我国第一家个人互联网借贷平台拍拍贷获得红杉资本2500万美元创投资本的注资,但之后又有业内人士表示,注资是真,数额有误。
“事实上,对于P2P模式的探讨,核心应在于如何控制风险上,但因为有关机构信息的不透明,使得非从业人员将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机构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细节等问题上。”王征宇说道。
在白澄宇看来,如果说小额贷款公司还有各地金融办监管,那么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就是全完无监管。既然无监管,就不能指望有关机构详细披露自己的运营情况,若整个行业都不透明,那有关政策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P2P网贷仍处起步期虽然业务模式新,但目前P2P行业缺乏业务标准和监管框架
“P2P模式的网络借贷既能满足超过银行存款收益的出资人需求,也能满足无法获得银行借款的借款人需求。”你我贷(上海嘉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定贵对记者表示,“该模式有利于民间借贷的阳光化。”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P2P网贷公司已超过150家,因其成立门槛低,这一数字正在快速增长。
王征宇认为,成熟的P2P小额信贷咨询服务需要满足六个业务特征,即较低的信贷额度、清晰的利率水平、透明的风险指标、严格的资金管理、充分的风险储备和合理的服务收费,而目前国内的P2P模式网贷仍处于非常起步的阶段,虽然业务模式新,但缺乏业务标准和监管框架。
就记者观察发现,因尚无完备的业务标准,P2P模式网贷平台通过各种方式的摸索来自我发展,如通过销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这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而像宜信这样旗下拥有多家公司也被指可能进行关联交易,涉及“庞氏骗局”。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该行业不良率基本维持在3%到5%之间,能做到3%以下的就属非常优秀了。
而就监管问题,从业者和专家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在严定贵看来,P2P网贷平台应有专门的监管机构从行业自律、信息互通、资金安全三方面进行引导,明确该行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如果不能有效监管,行业良莠不齐的现象会愈发严重,以致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白澄宇则认为,如果是真正做第三方服务的P2P网贷平台就不需要监管,至于该平台开展的其它金融业务则可由相应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