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福建讯(通讯员许霞)福建省霞浦县是白茶主产区之一,全县种植茶叶达12.9万亩,2021年霞浦全县春茶采收约6270吨,产值5.76亿元,每亩给茶农带来收入约8000元,今年茶叶产量将实现较大增长。
近年来,霞浦联社加大支持当地茶产业发展金融力度,通过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推出服务新产品,来满足广大茶农、茶商、茶企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截至目前,霞浦联社支持茶产业贷款合计2.67亿元,其中支持茶农方面共发放贷款3887户,贷款余额2.37亿元;茶叶企业及法人代表共贷款115户,余额2964万元。
图为霞浦联社金融助理进茶山走访茶农。
创新发展模式茶农融资再优化
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劳动就业,也带动了周边农户跟着发展茶叶种植,茶叶成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太感谢了,感谢你们信用社为我解了燃眉之急!”近日,霞浦联社金融助理来到水门乡茶岗村,一见面,茶农老雷就紧接握住金融助理的手,十分激动。
老雷是茶业专业户,年初因缺资金为15亩茶叶购买化肥、农药而发愁。就在他一筹莫展时,水门信用社金融助理了解了情况后,及时上门帮其办理5万元贷款,整个办贷流程简单,申请方便,当天走访调查,当天即可用移动设备为客户现场办理发放到位,大大提高了办贷效率和融资速度。
结合“整村授信”送贷上门工作,霞浦联社有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通过前期走访调研,了解乡村产业特色以及金融需求,积极探索并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经过深入调研了解,霞浦联社根据水门乡茶岗村茶叶种植实际经营情况,结合本联社特色行业系列产品为其精准配置产品、调整贷款利率及服务流程,精准服务“一村一品”,采取“信用社+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向辖区内从事茶叶的农户发放信用或保证贷款,以协助种植农户完成应急再生产和简单扩大再生产,让更多像老雷一样的茶农都能及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拓宽服务范围茶企发展再提效
“如果当时没有这40万元的‘纾困贷款’,我们茶厂就会陷入生产停滞、产品滞销局面,在疫情期间,是霞浦联社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真是雪中送炭啊!”霞浦县天然峰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对信用社的信贷扶持表示感谢。
该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公司下游客户的货款不能及时回笼,流动资金开始收紧,公司生产面临订单日期临近、周转资金不足等棘手问题,霞浦联社金融助理通过日常驻村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上门对接,第一时间到达企业现场启动贷前调查程序,及时整理企业贷款资料、上传信贷审批手续。同时,开辟“绿色通道”,40万元的信贷资金也在第一时间发放,及时的信贷支持,让企业订单“落地”,助企渡过了资金“难关”。
同时,霞浦联社充分整合资源,通过推广“福农e付”,有效解决茶叶鲜叶交易收购款支付问题,有效打通制约农村地区交通、信息不畅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信用工程茶业发展再提速
为进一步凝聚服务“三农”合力,霞浦联社创新推广“党建共建+整村授信”的共建模式,实现在政府、信用社、农户三方互动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三个层面的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互融、产业互助,因地结合积极搭建农村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
霞浦县水门乡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乡。近几年,乡里都在坚持发动群众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近日,走进茶岗村,漫山遍野茶叶飘香,这里家家种茶,户户有茶,一片绿意盎然,茶园内人头攒动,工人们正趁着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抓紧采摘第一批新茶,相信今年又会是丰收年。“下一阶段,水门信用社将加强与特色种植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之间的合作,优先保证特色种植业信贷资金的支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霞浦联社水门信用社主任说。
下一步,霞浦联社将继续紧跟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不断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茶叶协会等单位的对接合作,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助力实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