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奔头!洱源农商银行“贷”出美丽乡村的美好生活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云南讯(通讯员戴灿涛)近年来,云南洱源农村商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立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全县一家一户,立足他们家庭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实现户户有奔头,一村有一产业的目标,“贷”出美丽乡村的美好生活。

  金融活水助力提速

  2000元;20000元;200000元;500000元。

  这不是一串串普通的数字,而是洱源农村商业银行“真金白银”与洱源县茈碧湖镇梨园村能人阿福忠20多年来倾情“联姻”的结果。

  “家里有客栈、餐饮,茈碧湖里有游船,今年1至3月接待游客1500多人次,收入达30多万元,做梦没想到会有这样好的发展。”提到家庭的发展,阿福忠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滔滔不绝地说起洱源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往事。“农商行是我发展中最大的恩人,上世纪90年代,我就与洱源县农村信用社(农商行),20多年来,一笔笔贷款发放到我手里,让我发展如虎添翼。”

  上世纪90年代,阿福忠还在梨园村山旮旯里种田耕地,家里穷得叮当响。当年,阿福忠想尽办法改善生活,但苦于家里条件艰苦,缺少资金,难于发展。当时,阿福忠跑遍全县各家银行申请贷款,都没有得到贷款回复,一阵阵失望存于心头。

  天无绝人之路,抱着试一试的思想,阿福忠走进洱源县农村信用社(农商行)介绍家庭情况,陈述贷款理由、发展项目和还款来源。农村信用社(农商行)立即派工作人员到阿福忠家中核实条件,及时发放了2000元的第一笔贷款,阿福忠当年购买10多头奶牛在家饲养。从此,阿福忠的发展与洱源县农村信用社(农商行)结下不解情缘。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的洱源县,生态宜居是梨园村最大的特点,20多年来以“世外梨园”给全国各地的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目前又作为大理州乡村振兴试点村之一,全国各地的游客又纷至沓来。2000年起,阿福忠扎根梨园村搞发展,在梨园村开餐饮,建客栈48间,购买三艘游船,家里发展蒸蒸日上,洱源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也从2000元增至50万元。2020年,阿福忠接待游客3000多人,收入达80多万元;今年每天接等游客达80多人,客房每天可开出15间。

  “家里从毛草房到建起客栈,农商行的资金一步一步伴着我成长,现在条件好了,我要把农商行信贷资金推荐给全村109户,让他们在农商行的支持下,享受梨园村乡村振兴中带来的实惠。”洱源县梨园村“阿福客栈”阿福忠说。

  目前,洱源县梨园村共有餐饮、客栈13家,洱源农村商业银行在梨园村贷款授信51户,金额1305万;实际用信56户,金额989万元。

  资金助力产业兴旺

  “哈哈,你们来了,等很久了,你们是我的贵人。”早上9点,洱源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刚走进风景秀丽的洱源县凤镇佛堂村,就看到村口等候已久的杨占兴。他高兴地和农商行的客户经理聊起来。“你们给我发放50万的信用贷款证真是及时雨,我现在正在建民宿,想利用佛堂乡乡村振兴再火一把。”

  好山好水出蛟龙。杨占兴长期从事养殖业,在家里养了几头奶牛,交售鲜奶到收奶站维持生活。2006年,洱源县农村信用社(农商行)了解到杨占兴有发展意愿,及时发放2万元的信用贷款,杨占兴加之自己的自有资金,当年购买10多头奶牛搞养殖业。从此,杨占兴走上了养奶牛、机械挤奶、打包青储饲料、兽医为一体的发展的路子,2020年收入超过100万元。截止2021年3月,杨占兴出售奶牛25头,存档奶牛23头,每天产鲜奶130多公斤,机械挤奶站每天收购鲜奶1吨多,打包青储饲料1000多吨,前三个月就收入到达20多万元。

  “在洱源县风羽镇佛堂村,像杨占兴靠农商行贷款授信37户,金额1478万元,用信34户,300多万元。”洱源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王新红说:“在农户符合审批条件下,只要农户申请,我们两天就把资金发放到位,让农商行信贷资金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资金绘就生态画卷

  3月的洱源县凤羽镇江登自然村美如画卷,青山绿水白云悠,900多亩金黄的油菜花连缀其间,其间不断有游客在拍照留影。而这么美丽的油菜花,则是洱源县江登村乡村振兴带头人赵紫艳响应政府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的要求,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植而来。

  2014年,赵紫艳和姐妹们靠着热情,相约流转土地,为洱源县乡村振兴,旅游发展连片油菜种植、稻田养鱼、香菜种植,但是由于缺资金等各种困难原因,到2019年相约的几个姐妹们中只有她自己坚持下来。

  “农商行的贷款犹如及时雨,让我在种植结构改变中,没有了资金的后顾之忧,现在种了油菜、香菜等农作物,长势非常好。” 赵紫艳信心满怀地说:“依托乡村振兴的契机,借助农商行资金扶持,这样发展下去,前景一定光明,产业也会蒸蒸日上。”

  2020年,由于得到农商行资金的支持,赵紫艳共向900多户农户租地900亩,发放租金近60万元,全年经济收入达120万元。今年1至3月,赵紫艳固定用工9人,季节用工20多人,年支付工资达30多万元。

  信贷资金是群众腾飞的翅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在全县乡村振兴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中,洱源农村商业银行发挥自身资金优势,农商行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常年顶严寒、冒酷暑,走村串户,在实、稳、准、快上下功夫,只要农户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实实在在的做事,实实在在的搞发展;有稳定的产业,有稳定的收入,有发展前景,农商行深入农户家中,对其生产需求作调查,实行“承诺服务、限时办结”。

  多年来,洱源农村商业银行改制不脱“农装”,牢固树立“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中小微企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定位,在小额农户“资信卡”《贷款证》的基础上,推出了“三证一卡”,大力发展“手机银行+贷记卡+借记卡”模式,为所需资金的农户送贷款,让千家万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截至目前,全行农户贷款授信7.25万户,金额36.84亿元;用信2.36万户,金额25.19亿元。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