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吕玉凤,山东德州平原县官道张村的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这不仅因为吕玉凤从一位农村妇女变成了养猪大王,还在于她善钻研、创立了“快乐养猪法”。
“我结婚后就养猪,说起来也有20多年了,以前只是小打小闹,养个3头5头的,挣不了多少钱,但积累了不少经验。”吕玉凤说。
原来,早在2009年,吕玉凤看到养猪行情好,决定大干一场。她首先拿出自己的积蓄,然后在信用社贷了7万元,建起一排长50米、能容纳200头猪的标准猪舍,并购进100头猪仔。从进猪仔到购饲料,她都亲历亲为,呕心沥血,4个月后毛猪出栏,纯盈利3万元,此后信心大增,规模越来越大。
2011年,政府联合信用社出台了妇女创业贷款政策,林庄信用社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把这一政策介绍给吕玉凤,她听后十分高兴,欣然办理了手续。3天后,5万元贷款送到吕玉凤手中,由于有政府补贴,较前年能省6000元利息,相当于10头猪仔的钱。
“我这猪舍虽然满了能装200头猪,但因为要定期空栏消毒,实际上不超过120头。”
走进她的猪栏,不但没有刺鼻的猪粪味,还听到悠扬的音乐。吕玉凤讲述着她的快乐养猪经:“我每天定点给猪放不同的乐曲,就像婴儿的胎教,不但能使猪更聪明、长得快,还不易受到惊吓。”猪栏里还挂着温度计、吸蚊灯和自动喂水设备,吕玉凤如数家珍:“这个吸蚊灯能吸引蚊子;猪栏内温度最好在8度以上,冬天盖上塑料薄膜,里面非常暖和;地下都铺地暖,冬天母猪下仔的时候打开;这是自动喂水设备,猪渴了就上去吮吸,十分卫生。”
卖猪饲料的小王说:“凤姐的养猪规模算不上是最大的,但却是养得最好的。”“养猪不同于喂猪。”这是吕玉凤常挂在嘴边的话。“喂猪是喂饱了就行,养猪不但要喂饱,还要喂好。细心照料,让猪少生病,健康成长。”
在她的桌子上,放着一摞有关养猪的专业书,书角都被翻得卷了起来。“这些都是讲如何养猪的,不认识的字我就问我儿子。现在,养猪技术我基本摸透了,打针、接生也都会,这么多年没死过一头猪。另外,我总是打时间差,行情好了减量,行情不好补栏,每次总能盈利。干什么事情都是一个道理,只有钻进去,比别人干得多,才能有好结果。”文化程度不高的吕玉凤用通俗的话语讲出了深刻的道理。
今年春天,吕玉凤赴聊城阳谷学习养猪技术,回来后大受启发,又置换了2亩地,准备再建两排猪舍,届时能容纳600头猪。“算上建设费、周转资金,一共需要50万元,目前信用社已经同意支持我。600头猪,算上空栏的时间,每年按两栏算就是1200头,一头猪再不济也能挣300元,这样,一年就盈利30多万元。”吕玉凤掐指算着。“到时候,不但规模大,还更环保。然后再建一个沼气池,猪粪能回收利用,做饭、照明、取暖都可以。”吕玉凤憧憬着说:“要是年轻5岁,我干得还大。我儿子今年13岁,10年后大学毕业让他来接我的班,就是不知他愿不愿意。”说罢,吕玉凤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