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王华的变革轨迹

用全省同业14%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总额89%的农业贷款,四川农村信用社联合社5年来全面应变创新,打造出一个全新的金融机构

 

王华的变革轨迹

本报记者 张艺良 伍洪

 

    从弱势草根银行到全四川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巨变令业内惊叹。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简称四川省联社)理事长王华,谈起过去5年的经历感慨良多。面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汶川地震这样的大型自然灾害,省联社的应对沉着而从容,业务发展、深化改革、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榜样中国2010年度传媒大奖·金融榜”公益评选活动中,四川省联社在全省20多家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奖”、“最佳金融创新奖”、“最佳金融服务奖”三重大奖;王华高票当选年度“最具推动力金融人物”。

       走出困境之后的四川农信社,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扎根三农 开拓进取

       5年累计投放各类涉农贷款5536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信用社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广大农民朋友紧密相连,肩负着为农民服务的历史使命。”王华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

       据介绍,四川省农信社挂牌于2005628。过去5年里,在王华的带领下,他们发挥优势、错位式和多元化发展战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同时,他们坚持真心助农,扶弱帮困,以真情回报社会。

       数据显示,四川省联社用占全省同业14%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省89%的农业贷款,5年来,累计投放各类涉农贷款5536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发放93%的灾区农房重建贷款,成为发放农房恢复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任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对“两房”重建贷款,一律实行“一站式”办贷,基准利率,期限延长,随用随贷;承担了全部“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信贷支持任务。

       “即使有损失,也要挺身而出。”王华的态度十分坚定。

       据王华介绍,该联社在过去发放了55%以上的下岗再就业贷款,帮助8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发放71%以上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使4万多名贫困学子喜圆大学梦;发放55%的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难题;推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帮助6000多名返乡创业人员致富奔小康。

       “我们联社以‘一折通’、‘蜀信卡’为载体,以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的代价承担了全川1800万农户的20余项各类惠农资金代理业务,让党和政府的惠民阳光洒向千家万户。”王华告诉记者。            在支持“三农”的同时,四川省联社自身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末该省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4214亿元,增长3倍;各项贷款2802亿元,增长2.9倍;存贷规模居全省同业第一位;年创利92亿元,激增45倍。不良贷款率更是由2006年的34.9%,下降到了7.91%以内。

体制变革 服务创新

       以股份制为主导的产权制度改革正在持续不断地深入进行,支农新产品不断推出

       “应该使农信社全部更名为农合行或农商行,使其享有银行的品牌声誉,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这是王华在几年前的“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农信社改革问题提出的一个建议。在实际工作中,他将这种设想落到了实处。

       据王华介绍,2004年四川拉开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大幕。

       资料显示,目前四川省联社全系统已发起设立农商银行2家,农合行1家,攀枝花农商银行正在筹建中,各县级联社股份制改造有序推进,改革向产权深处不断挺进。同时,专项央行票据成功发行与兑付,全省174家县级联社央行专项票据成功兑付率99.9%

       农村金融之所以难,就难在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推进自身体制改革的同时,四川省联社在坚持特色经营的前提下,不断更新服务和产品,对症下药。

       “从‘削足适履’到‘量体裁衣’,从“推销观念”到“社会营销观念”,反映了省联社领导班子根据实际情况,市场理念和行动深刻调整和变化的轨迹。”王华表示。

       据王华介绍,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中,四川省联社组织力量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跨越通”、“致富通”等16种新型系列信贷业务产品。并分别在广汉、简阳等进行了试点,成功开发出了商城商铺贷款、会员制担保公司贷款、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贷款以及30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有力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在微小企业贷款方面,四川联社推出了“惠商贷”和“惠薪贷”两个品牌,有效对接了微小企业信贷需求。

       数据显示,四川省联社贷款支持中小企业的户数占全省金融机构总户数的55%

       “相关领导对这三种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批示‘如实践证明切实可行,则研究推广力度的措施,切实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谈及此事,王华很是自豪。

       据介绍,20101116,全国首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统”在三台县农信社正式上线,使农户ATM机上取贷款变成了可能。

       “这是国内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制的一个成功样本。”王华表示。

       除此之外,四川省联社还十分重视电子化的建设。据王华介绍,经过5年的建设,四川省联社建立起10多个信息管理平台,形成了由柜台服务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等电子化服务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努力开创团结奋进新局面,奋力开拓战略转型新阶段”,“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实现全省农村信用社从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根本转型”,“目前转型的重点是产权制度转型和经营模式的转型。从合作制逐步转向股份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以理念与机制转型、业务与服务转型、组织与队伍转型等为主要内容,着力推进经营模式转型”……站在新的起点上,王华和他带领的四川省联社对未来有着自己的设想。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