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大学生眼中的农村金融

这个版面刊出的几篇报道,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们。这个寒假,他们放弃了休息,首次做为一名“记者”,在寒风中奔波,了解他们不曾认识的,书写他们未曾接触的。为农村金融,为身边的乡亲,也为自己。

  这是他们的一部分成果,像他们青春的面庞,虽然稚嫩,却充满真诚和热情,充满朝气与希望。

这几篇报道,贴近农村,贴近实际,贴近农民,是生活在城市中看不到的,是坐在教室里写不出的。现在,她们被呈现在这里,让大家阅读和思索……

 

 

“三农” 路边的一朵小花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财经新闻  陈玺宇

 

经过一周的试营业,四川省双流县诚民村镇银行在双流县金桥镇红石社区的ATM机正式启用。随后,该银行紧锣密鼓地在红石社区广场举办了“金融服务宣传日”、“村镇银行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银行工作人员现场为农民朋友讲解相关的金融服务知识。

  尽管双流县很多居民对这家新开张的银行还不甚了解,但与其他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一样,双流诚民村镇银行已开始对潜力无限的农村金融市场展开攻势。该银行成立于20081210日,由江苏省江阴农村商业银行、15家企业法人和9个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是双流县惟一一家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按照我国对于设立村镇银行的规定,发起人或出资人需符合规定条件且至少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此项要求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双流县诚民村镇银行行长薛德义进行了解读: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金融机构,必须按照银行业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如果没有商业银行发起,不懂得银行金融管理的民间机构很难运作,很可能造成金融资产不良、银行亏损等后果;而作为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的风险防范上有一整套程序、措施、办法,由商业银行来发起成立,实质上就是借助它的平台来管理。

  正如薛德义所言,双流诚民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江苏省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在诚民村镇银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凭借其较为成熟的运作经验,在诚民村镇银行人员招聘、业务培训、权责分工、信贷管理模式、硬件设备等各方面提供了大量而细致的帮助与扶持;其次,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还因地制宜地为诚民村镇银行制定了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以避免其“水土不服”;再者,诚民村镇银行目前管理层的三位领导,均由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直接调派,以期尽快让诚民村镇银行的运营步入正轨。

  发展至今,双流诚民村镇银行始终将自身定位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农银行。两年来,双流诚民村镇银行支农贷款发放比例由第一年的35%提高到第二年的73%;支农服务从提供常规的抵押贷款(包括商品房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发展到由双流诚民村镇银行率先实施、又有地方特色的“青年农民创业贷款”、“失业农民创业贷款”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等。从诚民村镇银行20099月发放第一笔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开始,2009年发放总额为50万元,2010年发放总额已接近200万元。此外,双流诚民村镇银行还支持了双流县惟一一家由残疾人经营的福利企业。

曾经有人把村镇银行比作是“一朵开在山野田间的小花”,比之业务额度动辄上亿的大型商业银行,扎根于田埂上的村镇银行更“接地气”,更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切实需要。随着“三农”事业和农村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朵朵小花势必会长成参天大树。

 

网银之路不平坦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财经新闻 牙韩翔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的李超光刚从农信社网点办完业务出来,就收到了农信社“短信通”业务的取款提醒。这是广西农信社联社新近开办的网上银行报务。

  广西农信社联社自2005928日成立以来,已初步构建起以银行卡为基础,以网上银行为龙头,以电话银行、短信服务、自助银行为支撑的现代化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让用户切身体会到了电子化服务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在广西宜州县政府部门工作的韦女士告诉笔者:“我们乡镇的工资很多都是打入农信社账户的,因为只有农信社网点遍布乡镇,所以乡镇一级的政府基本都是在这里开工资。”

  农村信用社在广西确实有不小的优势,全区农合机构(包括农信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共设网点2260个,其中也触及到了其他商业银行没有设置网点的地区。依靠数量可观的固定用户,包括广大县级以下农民百姓和乡镇政府部门员工,着力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农信社在广西农村中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然而,较之城市,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用户对于电子化银行的业务需求远不及城市用户,若以业务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来衡量,农信社网上银行业务仍与其他商业银行存在差距,对于此项业务的普及推广也确实面临困难。

各自为政  缺乏宣传

  在我国,农信社发展的一大实际情况就是“各自为政”,农信社以省为单位开办网上银行。

  在某商业银行广西河池分行工作的吴先生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现在农信社网上银行与我们的最大差距,在于无法全国统一,这样其安全便捷程度就很难达到其他商业银行的水准,相对而言竞争力就比较弱。”

  此外,农信社在加强宣传、提高认知度方面也应予以足够重视。笔者走访了广西的几家农信社网点,在其ATM机周围都能看到电子银行的广告,拨打其客服电话,也能听到相关电子化业务的信息。但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少人表示并不知道广西农信社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

  广告只是宣传的其中一种方式,若要让经济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用户接受并使用网上银行,还需下狠功夫。“应该利用好农信社广大的农村客户,通过不同方式的宣传和介绍来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普及。”吴先生告诉笔者。

经济落后  观念难改

  技术可以改进,宣传可以加强,但阻碍广西农信社甚至全国农信社顺利发展的难题,还在于农村的网络普及和农民的观念问题。

  笔者走访了广西巴马县那桃村和东兰县三石镇,有些家庭甚至连电视都没有,更不用说电脑。电脑及网络在广西多数乡村普及程度较低,网络对于部分农民来说,仍是一个“未曾谋面”的新鲜事物。广西昆仑镇联光村的陆兆贤告诉笔者,在他们那里,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还无法负担起电脑,安装宽带就更别提了。

  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购买电脑、连接互联网并不算一件难事,但农村居民对于新事物的接纳程度远低于城市居民。在采访中韦女士提出,“现在农村只要是你有钱有意识,网络并不是不能到达,但是没有人去用。毕竟就目前农村购买金融产品的能力和使用情况来看,网络的优势体现不出来。”

  不提网上银行,就相对于农信社发行的“桂盛卡”来说,农民还是更喜欢使用存折。李超光告诉了笔者原因:“一是习惯用存折了,有详细的支出存入记录;二是觉得银行卡不够安全,我已经把存折设置成身份证加密,这样比较保险。”他还告诉笔者:“以后也不会开通什么网上银行,看了太多法制节目,都是网上银行上当受骗什么的,怕自己也受骗。而且这种东西太复杂,不够直观,直接去柜台办理多方便,有不懂的还可以问业务员。”

  在广西甚至全国的农村地区,或许还有许多这样的农民,对于网上银行等电子化业务持观望甚至排斥心态,这无疑给农信社电子化业务的推广普及增加了难度。

       “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也要加快信息化、电子化推广的步伐,加快全区农信社金融产品创新和渠道整合,提高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谢建辰如是说。

 

担保人滕海泉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财经新闻  闫晶滢

 

农民贷款,最普遍的方式是找农村信用社,然而贷款所需的抵押品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却是个难题。因此,在农民贷款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角色———贷款担保人。

  滕海泉就是这样一位担保人。他是黑龙江省海伦市伦河镇边伦村的村长兼支书,用他自嘲的话来说,自己就是个“十品芝麻官”。可在村里,村民们有个什么大事小情,总是最先想起“滕书记”。 

  年逾60的滕书记忠厚而亲切,很快便打开了话匣子,“担保人这活我可干了有年头了,”他笑着说,“从前些年的私人放款,到现在的信用社,我为乡亲们当了十几年的担保人。以前大家贷款的原因很简单,开春了种地,有些破落户混的没种子没化肥,借又没人愿意借,只能贷款。可啥都没有谁能贷给他?没办法,就得把我这个支书抬出来。这两年生活好了,有些人家养起了大卡车跑运输,但贷款数额也大了,拿房子抵押也凑不够,还得请我出面担保。”

  担保人的权利不大,可义务却不小,一旦借贷人无力偿还贷款,这赔款的责任就得落到担保人的头上。“是有这时候,有的人眼高手低,到期了真就凑不够钱,那能怎么办,我这个担保人就得从荷包里掏钱先垫着呗,借钱不还那是个啥?不能为了这坏了我们村的名声。”支书点了支烟,悠悠地回忆道,“过个一年半载的倒是也把钱还给我了,这样的人下次就不想再给他担保。可不能因为这一两个人耽误别的乡亲,该担保的还是要担保。”

  在滕书记眼里,担保人可不是个好干的活,除了自身具备还款能力以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声望和影响,更要能和信用社处好关系。“前些年在信用社贷个款可不容易,少了人家嫌烦,多了人家又怕你还不上,总之是麻烦。还就亏了我这张老脸,上上下下求人。这两年可好多了,我们村贷款回回都能及时还上,信用社也有收入。信用社管事的每次见到我都笑哈哈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滕书记接着说,“什么事都得讲个信誉,有信誉才能好办事,你说是不?”

  十几年的担保人生涯中,滕书记感受着无数的酸甜苦辣。有担保成功的欢喜,有遭到刁难的无奈,有咬牙垫款的忧愁,也有上当受骗的气愤。为了当担保人的事,滕书记的家里人没少跟他抱怨。滕书记的爱人说道:“在外面到处给人当担保人,又没他什么好处,净跟着瞎掺和。闹不好还得倒贴家里的钱。”“那也没办法,”滕书记接过话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这支书也不知道还能当几天,尽量给乡亲们多办点事呗,咱可不能让乡亲们指脊梁骨啊!”

  在采访的最后,滕书记饶有兴趣地打听起关于农村保险的情况,他说:“农民现在越来越有钱了,和银行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希望银行能多提供一些专为农民设计的服务,让像我这样的担保人早日成为历史,就是说,有一天即使没有了担保人,农民也能以其他方式贷到钱。”

 

开发农村金融信息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财经新闻  许文静

 

2011218,元宵节后的第一天,笔者走进了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一些基层金融机构,了解基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信息需求。

       “来办事的人会告诉我最近的消息”

       钟先生很忙碌,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为一个刚刚从天津返乡的农民办理小额贷款。虽然一间大办公室里就有三台连网的电脑,但是钟先生坦言自己不怎么上网。“我们常常亲自上门问情况,找我办事的人也会告诉我最近的消息,所以我的信息还是挺灵敏的”。

       “我主要看些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农村的。”谈到自己关心的内容时,钟先生这样告诉笔者。虽然只是个普通职员,钟先生热爱自己工作的信用社。他认为,好多媒体报道大银行多、报道真正为农民办实事的信用社少。“报道形式可以多样,但是,报道要通俗,贴近普通百姓!”

       “只关心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信息”

       在农行客户部,郑先生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我们平时上班很少有时间,下班回家就看会儿电视,上网也有,但是看的就主要是我自己的事,比如说我在炒股,我就要去东方财富网看证券新闻,看“三农”方面就少了嘛。”当问到了解农村经济信息的方式时,郑先生很坦诚地告诉笔者。“只要是重要的政策,上级都会专门派发文件让大家学习,每个人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就可以了。”他认真地看着记者说,“关于农村企业信贷这方面我就一定要看好,但是不是我工作范围内的,像是农村个人信贷这方面的业务我就关注得少了,那个对我意义就不大。”

   农村金融信息市场,一片尚未开发的蓝海。

 

 

小村庄放飞大希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财经新闻  俞晴

新农村建设与信息灵活多变的资本市场接轨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位于沿海大港北仑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春晓镇慈岙村。

  据村里的书记陈立国介绍,该村是由原海口、海陆、上横、慈东、慈峰五个经济合作社合并而成的新兴村,全村耕地面积3374亩,山林面积11345亩,现有住户1887户,总人口4450人。村民人均收入上万元,资源丰富,盛产茶叶,近年来花木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增多。

  在村委书记的介绍下,笔者对村里两位有代表性的个体户分别进行了采访。

  “科技达人”遇上经济难题———花木种植主陈老汉

  陈老汉一家经营花木种植已20余年,丈夫负责种植,妻子将成株运到常州的花木市场贩卖。他们承包了8亩花地,是林慈村规模最大的一户,说起这点这对老夫妻很自豪。随着规模一点点做大,现在除了夫妻二人外,他们还雇有6个长年工,忙时还会请23个临时工。

  前年陈老汉在宁波绿化指导站接受了花木种植培训,学习花木业基本行情和科学种植方法。现在的他口中不断吐出“田栽”“尿素含量”“土壤酸碱度”等专业术语,摇身一变成了“高科技”农民。据他讲,参加培训缘于2005年的“麦莎”台风,因为没能及时预防和采取正确补救措施,造成了20余万的经济损失。老汉感叹道:没有科学知识真是不行。

  当被问及是否进行了花木保险,陈老汉两口子表示闻所未闻。继而夫妻俩开始抱怨起村里没有农行分部的不方便,唯一的信用社也是只能存款不能汇款贷款。老汉还给笔者讲了个小故事:几年前,妻子在常州卖完花木得了300万,由于不能直接汇款,只能雇一辆小面包车,自己提心吊胆地把“巨款”运回来。说起往事,老两口笑起来,其中透着无奈。

  陈老汉希望以后报纸上多普及些基本经济常识,虽然股票、基金之类太深奥的不适合老年人,但是了解存贷款、汇款、保险等常识还是必要的。

  “职场女强人”恋上手机报———洁具厂老板娘顾女士

  采访三山卫生洁具厂老板娘顾女士是个非常愉快的过程,她乐观开朗,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同时对市场动态异常灵敏。

  顾女士告诉笔者,现在洁具厂的规模已是去年的两倍,而且添置了一批新机械,有50余名职工,随着厂房规模的扩大,她的贷款数额也随之增加。顾女士表示有足够的“野心”将之做大做强,并笑称:“说不定哪天我的洁具厂也能上市呢。”

  顾女士平时很忙,在带笔者参观厂房车间的过程中手机不时响起。她没有很多时间看报纸或电视,但她有个“秘密武器”———手机报。她不时翻看手机报更新的材料市场价,与翻新的股价如出一辙。她还向笔者展示其手机中类似于“村村通”的一个系统软件,便于同行内部交流信息和价格协商。顾女士还希望有一份“金融手机报”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投资理财类的知识。

  由此看来,村民们对经济市场和科技知识还是充满了兴趣,在这种时刻,沿海地区特有的创新精神和中国农民的勤劳刻苦作风是带领他们走向富裕的持续动力,而怎样有效地为他们提供科技与金融方面的支持则成为有关部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