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2023 年 www.zhgnj.com

破解发展难点 高质量助力漳州乡村振兴

  (农发行漳州市分行行长戴志勇)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农业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的新特点。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将进一步重构城乡信贷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旧模式,打通农村的金融活水,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作为植根“三农”多年的国家政策性金融,农发行应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力度。

  一、找准聚焦点,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漳州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六百工程”、实施“一革命四行动”、深化“345”示范工程等措施。农发行漳州市分行主动融入漳州发展大局,努力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聚焦点,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生活富裕为根本、以城乡融合为方向,对辖内地区的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乡村绿色发展、脱贫致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深化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撑,全力服务富美新漳州建设。截至2019年9月末,农发行漳州市分行各项贷款余额70.11亿元。近五年来,累计获批150.09亿元、投放64.46亿元,支持辖内39个重点中长期项目建设。

  (一)聚焦“城乡融合”,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放在七条“之路”首位,充分体现了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漳州市分行始终聚焦重点民生领域,着力补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民生”短板,以漳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为契机,着力支持列入省、市、县重点项目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项目。一是积极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以农业人口城镇化作为出发点,农发行漳州市分行累计获批新型城镇化项目4个、金额22.55亿元,实现有效投放8.03亿元,助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二是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围绕漳州市政府2018-2020年棚改任务,农发行漳州市分行累计获批棚改项目12个、金额63.05亿元,实现有效投放36.09亿元,助力漳州高新区靖城园区、台商投资区、龙文区、龙海月港新区等棚改项目,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三是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累计获批农村路网项目15个、金额47.96亿元,实现有效投放15.69亿元;获批水利建设项目6个、金额14.34亿元,实现有效投放3.9亿元,重点支持“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农村公路项目及辖内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聚焦“产业兴旺”,全力支持农村产业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漳州农业比较发达,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对台农业合作基地、花卉生产集散中心,是福建省水果、水产、蔬菜、花卉、蘑菇(食用菌)、芦笋、绿麻竹、甘蔗等主产区。农发行始终把支持好产业兴旺作为全面深入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在支持产业兴旺进程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一是全力支持粮棉油主业,保障漳州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始终把粮棉油业务作为全行信贷支持的重中之重,从战略高度认识粮食安全问题,守住立行之本,巩固发展之基。在做好政策性业务的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化改革挑战,巩固粮食主导银行地位。累计投放各级储备粮油贷款4.77亿元,促进了产销对接,为保护农民利益、保证粮食安全、保持粮价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主动服务地方储备粮仓储设施现代标准化建设,保障粮食储藏安全。累计获批仓储设施建设项目贷款1.79亿元,投放仓储设施建设贷款1.69亿元,支持龙海中心粮库、华安丰山粮食储备库及东山粮食储备库建设资金需要,对增强当地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漳州市具有“一县一品”的农业产业格局,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打造了天宝香蕉、平和琯溪蜜柚和白芽奇兰、云霄早熟枇杷、东山水产品、漳浦保鲜蔬菜、华安铁观音茶叶、诏安青梅、南靖兰花等特色农业名片。农发行漳州市分行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的本源,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安利达、嘉穗米业等优质实体企业6家,贷款余额3000万元,助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绿色茶园建设及水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

  (三)聚焦“生态宜居”,着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之一。漳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试点先行区,目标是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与治理产地环境、养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农发行漳州市分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获批1.3亿元、投放1亿元海域养殖退养项目贷款支持东山县海湾生态整治项目一期(马銮湾—金銮湾段)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提升东山县环境质量及旅游形象;获批8.74亿元、投放2.22亿元支持漳州市芗城区、南靖县、云霄县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和修复重要生态系统,助力推进市委市政府的“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聚焦“生活富裕”,大力支持脱贫致富和乡村旅游。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力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县域幸福产业、民生领域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工作,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全方位、高质量金融服务。据走访了解,漳州辖区内仍有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些山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离生活富裕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度,农发行漳州市分行落实领导分片挂点联系,重点扶持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发展。累计获批扶贫贷款项目2个、金额2.19亿元,实现有效投放5500万元,积极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重点支持保障搬迁住房、安置区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信贷支持工作,实现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按照漳州市乡村旅游“百镇千村”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正在积极对接华安土楼扶贫旅游项目,拟贷金额2.3亿元,倾力支持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二、研判形势,正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瓶颈问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再加上农业农村先天的弱质性,农发行漳州市分行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路径依赖严重,业务发展面临瓶颈制约。截至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70.1亿元,依托政府负债的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52.29亿元,占74.59%,已经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农发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受国家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外部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国家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风险化解使原来依托政府做中长期贷款的局面难以维系。继43号、50 号、87号文件后,2018年3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财金〔2018〕23号《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又明确指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严格按照项目实际而不是政府信用提供融资,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划分规定。严禁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各类违规融资,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出具任何形式明示或暗示承担偿债责任的文件,不得通过任何形式违法违规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农发行很多已发放贷款面临整改,部分已批未放贷款无法继续投放。面对外部政策的深刻变化,虽然农发行开始探索创新项目融资模式,明确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方向,但这条道路也并非一片坦途:乡村振兴所涉及的大多为公益项目,自身难以产生稳定充足的现金流,政府可用于项目建设支出补贴的财政资金又有限,地方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矛盾突出,漳州辖内除市区、龙海、东山外的地区符合“市场化公司自营”的承贷主体少,这将大大地影响项目营销实效,减缓贷款投放速度。

  (二)担保资源缺乏,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尚未建立。随着储备土地抵押叫停,购买服务质押受限,存量贷款占用大量担保资源,各地担保资源十分匮乏,大部分县市区(尤其贫困县)项目面临无法落实担保的问题,贷款风险难以得到有效覆盖。2009年国家首次提出农村信贷与农村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涉农保险与涉农贷款结合的创新模式在农村振兴发展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目前还是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涉农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农业保险的品种少、保费偏高,资金来源依靠政府补贴或者相关机构帮扶,尚未建立起长效、完善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三)创新力度不足,与同业竞争缺乏优势。在粮油信贷银企对接座谈会上,走访企业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在准入、效率、利率、期限、结算、审批权限等方面比农发行更有优势。虽然农发行紧跟国家政策,在贷款对象、业务领域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但贷款条件、办贷流程、信贷模式、办贷要件及担保方式等方面仍“因循守旧”。贷款品种过多、过细,条线间部分产品相似度较高,尚未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导向,产品服务体系与乡村振兴多元化需求不匹配,差异化设计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农村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准入门槛过高,很多评级指标都是按照行业优秀值设定,导致辖内真正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较少。申报材料太多,前期准入阶段时间过长,贷款流程过长、环节过多、办贷效率不高,作业监督和资金支付环节太过复杂,科技水平不高、支付结算手段落后,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合作意愿。

  (四)队伍素质不高,专业服务能力亟需提高。近年来,干部员工队伍的本领恐慌、素质不适应、青黄不接等问题日益显现,队伍的总体素质还不能适应转型发展和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部分基层行领导综合业务水平不高、合规意识淡薄、风险防控化解能力不强;个别干部员工“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的情况仍然存在;人员老化严重,后备人才不足,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缺乏,对乡村振兴政策项目研究不深不透,导致政银企合作的参与度、服务乡村振兴的精准性、实效性较低。

  三、群策群力,增强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农发行漳州市分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支持重点,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效促进绿色生态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农发行漳州市分行在服务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

  (一)培育优质客户群体,加强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是服务乡村振兴的载体和纽带,要把加强客户群体建设作为关键,切实解决好“贷给谁”“怎么贷”“如何管”的问题。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做好重点项目工程、项目储备库管理工作,实施“双优”战略,把战略性优质客户和优势项目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重点支持央企、地方大型国企、上市公司以及综合实力强的民营企业;重点支持有现金流、综合收益和财政补贴的战略性项目,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推荐、符合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围绕漳州特色现代农业“六百工程”,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园和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择优支持漳州十大水产品牌、两个福建省渔业品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品牌农业加快发展,培育支持一批民营、小微企业“潜力股”,实现客户结构多元化。

  (二)打造差异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把乡村振兴多元化融资需求与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重点,针对特色小镇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以及健康、养老、文体等领域,加快配套产品创新和完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探索供应链融资模式,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的有效控制和闭环管理,推动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全产业链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实体承贷、市场运作、风险可控”的思路,在政府增信上做文章,探索“银政担(保)”、支农转贷、“政府+政策性银行+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2+N等业务创新模式,拓宽支农新路径。积极推广“信用保证基金”、涉农资金整合等成功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投贷结合、批发转贷、行内银团贷款等模式,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探索创新担保方式,有效防控信贷风险。积极推进海域使用权、林权抵押,收费权、专利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合规运用保证保险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探索经营主体预期产品收益权质押,探索有价证券、存货及应收账款质押、其它社会资本方保证征信措施等担保模式。完善“项目库”的信贷支持方式,对较成熟、运作良好、政府优先支持的项目,打包、筛选组成“项目库”,“项目库”中的项目政府优先给予政策保证、担保,并选择合适的实体公司或集团作为承贷主体,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完善办贷管贷机制。建议建立贷款的分级审批制度,可通过创新服务产品、扩大授权、资源倾斜等多种方式适当扩大省、市级分行审批权限,鼓励创新机制,先试先行,提高办贷效率。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银行“小前端、大后台”的运营模式,增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系统支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逐步形成前台职能完善、营销高效,后台内控严密、保障有力的业务运行体系。

  (五)完善信贷队伍,提升融资融智专业服务能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推进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化政银合作机制建设,搭建政银合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机制,与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对接,及时共享政策项目信息,充分发挥金融服务“融资”和“融智”职能,为各级政府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制度出谋划策,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合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效实施。建议成立专项金融服务小组,并对专业项目建立外聘专家进驻制度,或者派员到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挂职锻炼长效机制,提高办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积极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增强客户经理专业知识,增加对项目的把握程度,对于成熟可行的项目全面介入、及时跟进、限时办结,做到贷前有专业咨询、贷中有专业服务、贷后有专业管理,为乡村振兴信贷业务有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农村金融时报 福建驻地记者陈衍水 推介)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