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点赞潮”、“红包潮”之后,许多市民的朋友圈在近日又迎来了“砍价潮”。从几千元的手机到上万元的双开门冰箱,甚至十几万元的车,商家都以“邀请朋友在链接页面中帮忙砍价即可获得优惠”为噱头进行病毒式营销甚至诈骗。
由于朋友圈传播范围广,因此很容易吸引微友帮助朋友砍价,而砍价的前提是要填写相当详细的个人信息,因此骗子仅凭一个链接就可轻松获取多人隐私。当然,即使页面已经显示成功砍价至0元,故事的结局却不是皆大欢喜。大量信息被骗子掌握了,但产品却迟迟没有交付。不少受骗者表示,在帮忙砍价后的几天里都相继收到了诈骗短信,内容包括要求汇款或借钱。最迷惑人的是,借钱者的姓名等信息都基本正确。
在这样的砍价活动中,很多活动本身就是虚假的。朋友圈不同于一般的购物网站,消费者往往难以找到明确的经营店铺,监管上也存在相应的空白。因此当广大微友参加类似活动时应尽量认准靠谱厂家、固定销售点举办的活动,然后再进行购买或传播。若无法核实该类信息的真实性,则应避免透露个人信息,免得自己吃亏上当的同时还将朋友圈变成了损友圈。此外,最好在手机终端上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以便检测链接是否安全。当接到要求转账的微信或短信时,不管信息内容是否正确也要当面或电话核实信息的真伪。最后,一旦发现被骗,应马上与银行取得联系获取资金的实时流向,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以便尽早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