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冉华:不待扬鞭自奋蹄

冉华是一个老农发行人,曾在青海分行工作多年,今年年初调任到农发行云南分行。“这是总行照顾我。”即将花甲的冉华说,“在云南气候环境这么好的地方,打开窗帘就能看到明媚的阳光”。

她虽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仍自我勉励“不待扬鞭自奋蹄”,希望在任期内带领云南分行,为促进云南省农业农村发展做一些事。

对冉华来说,从青海省到云南省,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农发行人的职责。

人在城里,心在农村

在金融系统工作40余年,冉华深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区别所在,前者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后者强调社会效益最大化。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扶持“三农”发展的重任。

对农发行而言,这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冉华强调,作为农发行人,应当“坐在城里,眼睛要看农村”。言下之意,虽然农发行各分支机构设在城里,但是农发行人要时刻心系“三农”。

对于云南分行的工作方向,冉华的思路很清晰,那就是要毫无保留地贯彻国家政策和总行的决定,充分发挥云南分行在金融支农工作中的支柱作用。她一再强调农发行的政策性职能,不能等和靠,要急政府之所急,办农民想办的事,多为那些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社会效益好的涉农项目提供信贷服务。

冉华认为,虽然云南粮食产销基本平衡,但仍须保障好粮食收购储安全。在确保主体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今年云南分行将以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支持云南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

此外,云南分行将探索支持“整区域、全产业”的新型城镇化项目,创新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既讲北京话,又讲云南话

在政策制定及执行上,农发行总行的决策考虑的是全国情况,而对各省分行来说,则要把总行政策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确保总行政策“落地生根”。对此,冉华形象地比喻成“既要讲北京话,又要讲云南话”。

冉华强调,对总行的政策要坚决执行,但同时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这是对一个行长领导能力的考验。”冉华认为,关键要实事求是,在保证贯彻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对于那些符合农发行业务要求的,政府想干但目前有困难的项目,农发行应多支持。

虽然刚来云南不久,对云南的了解不深,但冉华意识到云南各地发展差异大。因此她认为,云南分行不仅需要根据云南情况贯彻总行政策,在指导全省各分支行的工作中也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域的发展条件,允许各地发展有快有慢。此外她还认为,各分支行应突出支持当地的发展重点,比如有些地方突出支持粮食生产,有些地方突出支持水利建设。

当前,云南正着力建设“两强一堡”、高原特色农业、滇中经济圈等重点项目。冉华在全省分支行行长会议上就强调要围绕云南省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到其中来。而对于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冉华表示,分行会向总行反映情况并争取支持,积极支持在农发行业务范围内的产业项目。

在“插根筷子都能长出东西来”的云南,冉华希望各分支行行长要深入了解各地实际,把总行政策和地方结合起来,“不要好高骛远,要实实在在地做事”,切忌假大空。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基层行的行长们对当地了解颇深,如数家珍,也有干劲。

用好“双刃剑”

“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冉华坦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发行融资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从市场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将会有所提高。

然而冉华也清楚地明白,改革对农发行而言,绕不开、免不了。她支持利率市场化改革。

既然利率市场化是必然之势,那就只能接受并积极应对。在今年的全省分支行行长会议上,冉华强调全行要树立“存款兴行,存款增效”意识,积极组织低成本存款,特别是要扩大财政存款来源。她建议政府和企业应多与农发行开展业务合作,并为农发行提供比较稳定的存款来源。如此,才能保证农发行支农的可持续性。

凡事有两面,“这对农发行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贷款品种结构是一种促进”,冉华也认识到了利率市场化的积极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后,农发行会提高部分贷款利率,但在信贷投放上,可以根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化对待,以达到择优支持、优胜劣汰的目的。

面对利率市场化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挑战,冉华赞同“信心比黄金重要”的观点。她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同时也鼓励农发行人。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