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2023 年 www.zhgnj.com

农业保险日益成熟 精心守护“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发展农业保险,是维护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保险也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万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关键资金保障。”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上介绍。

    十年来,在顶层设计统筹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从“保大宗、保成本、保生产”向“保特色、保收入、保产业链”迈进,为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展开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

    明确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这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有力支持。

    2007年,财政部在6省(区)实施水稻等5个种植业品种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中央财政为投保农户提供一定的保费补贴,拉开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序幕。

    2012年,国务院公布《农业保险条例》,填补了农业保险领域的法律空白,使农业保险补贴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我国农业保险进入快速拓展阶段。随后若干年发展中,农业保险经历多次政策加持,保障品种、覆盖范围、补贴比例等都得到有力推进。

    与商业险不同,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

    2016年,为做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工作,提高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同,对种植业、养殖业、林业、藏区品种以及天然橡胶四大类提供不同比例的保费补贴。

    2019年,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保障措施等,要求财政部会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等部门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今年年初,为顺应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内外部环境新格局和新变化,财政部对《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印发。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修订后的《办法》统一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提高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维持各地养殖业、森林和涉藏特定品种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稳定;此外,优化了省级补贴比例的计算方式,给予地方财政更大自主权,将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在各险种、各市县之间合理分配,避免补贴比例“一刀切”。值得注意的是,《办法》还明确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费用率20%这一“红线”,促进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降本增效。

    与此同时,为完善农业保险监管制度体系,今年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突出以服务“三农”为核心,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协办机构开展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等多个环节,

    随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我国农险市场份额不断增长,覆盖面和渗透率持续提升,保费规模快速扩充。2020年,我国农险保费收入为814.93亿元,跃居全球最大农险市场。去年,中央财政拨付保费补贴333.45亿元,带动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965.18亿元,同比增长18.4%,为1.8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共计4.78万亿元;农业保险深度达到1.16%,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超过70%。

    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工具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农业保险在帮助粮农灾后迅速恢复再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不过,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仍以直接物化成本为主,保生产成本刚起步,与发达国家保农民收入相比,保障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我国农业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去年6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联合印发通知,对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到今年实现粮食主产省区产粮大县全覆盖。据悉,在此之前,我国已陆续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200个产粮大县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在6个粮食主产省区24个产粮大县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受到广大农户欢迎,为此次两类保险扩大实施范围打下基础。

    “稻谷、小麦、玉米这三大粮食作物,是我们国家主要农作物,也是老百姓饭碗里的主要粮食品种,其农业保险政策扩面提标是惠及广大农户的好事实事。”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表示。

    从保障水平仅覆盖种子、农药、化肥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到包括“直接物化成本+地租成本”的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再到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地租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完全成本保险和保障农民基本收入的种植收入保险,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历经多年努力,迈出由“保成本”向“保收入”的关键一步。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突出“保大宗”的同时,也逐步向“保特色”升级。

    2019年,财政部在10个省(区)实施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政策,并于2020年扩大范围到20个省(区),试点标的或保险产品也由不超过两种增加至三种。今年,新修订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将奖补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同时对各地分档奖补,为地方优势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在促进农户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如广东荔枝、湖南柑橘、湖北小龙虾、宁夏枸杞、内蒙古肉牛、陕西苹果、西藏藏鸡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获得中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持续扩容——5月初,财政部等三部门宣布在糖料蔗主产区广西,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随后又明确在内蒙古、黑龙江试点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助力稳定农户收益,提升甘蔗、大豆的种植积极性,保障国家食糖、油料供应安全。

    构建乡村全面振兴“稳定器”

    脱贫攻坚以来,保险作为重要政策工具,以独特属性发挥突出作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1)》显示,8年间,涉农保险累计为2.3亿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并创新“保险+防贫”“保险+期货”“保险+产业”“保险+健康”“保险+融资”等多种帮扶模式,为农业产业发展、群众健康、民生保障筑起坚实防线。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的重心。《蓝皮书》指出,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保险业要充分发挥保险资源配置、杠杆调解、社会治理、精准滴灌、风险保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等方面提供助力。

    尽管我国农业保险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一旦遇到大灾,仅靠农业保险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一整套支撑体系来分散大灾带来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完善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包括直接保险人的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政府支持的再保险制度、国家层面的农业大灾风险基金三个层次。

    为推动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2013年财政部出台《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从保费和经营利润中提取大灾风险准备金,防范化解大灾风险。与此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分担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其中包括政府直接购买再保险或巨灾保险、政府补贴再保险保费、成立“共保体”、建立大灾风险基金等形式。

    2019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促进农业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莉介绍,去年,中国农再与35家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签署再保险标准协议,承担行业20%的农业风险保障,保费规模超过190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近1万亿元,服务农户1.88亿户次,全面增强了我国农业再保险的保障能力和韧性。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450号提案时表示,农业农村部将配合财政部、银保监会等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推动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基金。这也意味着我国农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将进一步健全。

    此外,在创新农业风险转移模式方面,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被寄予厚望。

    自2016年以来,“保险+期货”连续7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此前的“保险+期货”试点主要为应对农产品市场上的价格波动风险,在脱贫攻坚时期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稳定农民收益的重要保障。

    经过多年试行和推广,“保险+期货”模式已得到市场认可,对服务“三农”、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一些地区将“保险+期货”列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在财政资金常态化支持“保险+期货”试点上取得突破,打破由交易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提供保费补贴的“瓶颈”,开辟财政资金为主推动实施的新模式。

    随着近年来生猪、花生期货挂牌交易,我国商品期货品种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将进一步强化市场服务能力,并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要,“保险+期货”模式也将服务并惠及更多农户、产业和地区。

    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赋予农业保险新使命,也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新机遇。《蓝皮书》提出,保险业要聚焦专业建设、创新发展、科技赋能三大核心,从推动农业现代化、扎实服务民生保障体系、支持宜居生态环境三方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实现产业有支持、民生有保障、生态有涵养的乡村振兴目标。

    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农业保险更需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稳定器”。

    责任编辑:李美丽

相关文章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