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网北京讯(农村金融时报 记者郑源源)近日,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集团”)披露了2019年中期业绩。与此同时,A.M.Best(贝氏)8月29日发布的《全球再保险市场报告》显示,以2018年再保险总保费规模计,中再集团以115.64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七;以再保险净保费规模计,中再集团以106.8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六。
根据业绩公告, 2019年上半年中再集团实现总保费收入847.72亿元,同比增长27.8%,保费增速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财产再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230.33亿元,同比增长51.5%;人身再保险业务分保费收入384.27亿元,同比增长27.4%;财产险直保原保费收入241.63亿元,同比增长10.8%。
从业务结构来看,财产再保险境内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23.1%,境内临时再保险业务同比增长64.7%,境外业务及桥社业务同比增长237.5%;人身再保险境内保障型业务同比增长48.6%;财产险直保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35.4%。
从经营效益来看,中再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3.20亿元,同比增长42.4%,集团上半年年化ROE为8.20%,同比提升1.99个百分点。
2019年上半年,中再集团加快推进“一三五”战略落地,平台化、科技化、全球化“三化”发展亮点纷呈:一是打造各种行业性平台,携手共建开放生态圈。2019年8月,中再集团研发的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巨灾模型“再•型”平台正式进入商业运用阶段,显著提升我国地震巨灾风险量化管理能力;搭建国内首个实现风险通晓、业务联通的“再·通”平台;打造“再•医”线上平台,推出“国人国医”专属医疗保险产品;开发国内首款政治暴力保险产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面保障;搭建海外服务网络平台,为1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属地化保险服务。二是加快中再数字化转型、赋能行业发展。推出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产业链保险产品,建构核共体业务管理“核•星”平台,降本增效明显;中国大地保险成功上线核心业务系统“筋斗云”,极大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广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信息平台,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超过90%。三是加快全球网络布局,实现风险全球化分散。2019年上半年完成桥社并购后,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板块国际业务保费占比提升20.2%。
同时,中再集团坚持以创新推动发展,在多个业务领域实现突破与创新。在财产再保险方面,中再产险在新兴业务领域持续发力,实现首台套保险、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巨灾保险、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等新兴险种分保费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91.3%,在新兴业务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人身再保险方面,中再寿险首创“百万医疗+特药保障用药”模式,累计分保费收入超过2亿元;牵头负责行业重疾定义及发生率表修订项目经验分析工作,处理数据涵盖约3亿张保单和500万个理赔案例。在财产险直保方面,中国大地保险业务模式创新突破,网电融合实现保费4亿元,同比增速254%,持续深化与BATJ等互联网头部平台合作,线上渠道保费同比增长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