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盟,这家有百年历史的法国保险公司在中国把农业保险做得有声有色。
2004年,安盟保险成都分公司成立,在四川试水农业保险,并逐步探索保险产品本土化道路。2011年,公司携手中航,成立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下称中航安盟),从专注农业保险向综合业务发展。随着中国农业保险的市场环境、政府决策日益利好,中航安盟也逐步走出蜀道,布局中国全境战略。
中航安盟在四川推出哪些保险产品,给中国农业保险带来了什么国际元素?近日,中航安盟副总经理欧贝格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中航安盟为中国农业保险走创新发展模式做出的贡献。
作为国际样本引入
安盟建言中国农业保险应走商业机构经营、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的道路
从1994年起,我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年下降,到200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3.96亿元,占财产保险收入的0.35%。国内主要保险经营主体基本撤消了各级农业保险机构,大面积停办了农业保险业务。
欧贝格说,当时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保险公司缺乏商业化经营经验以及缺乏农业保险的经营数据与产品开发经验。同时,国家尚未建立农险补贴制度,而农民普遍收入低,难以承担较高费率。
在简易而时尚的中航安盟会客厅,欧贝格一手端起咖啡,一手拿着记者的采访提纲。当看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一句的时候,欧贝尔爽朗地笑起来,然后用法国味的英语与记者交谈起来。欧贝格曾任法国保险监督机构保险监理专员,监管层与公司的经历让欧贝格熟知农业保险业务。
欧贝格分析完农业保险的主要问题,讲起了安盟入华经历。为扭转中国农业保险近十年的萎缩态势,由中国保险监管部门和农业部门牵头,法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和法国安盟集团的农业保险经营和管理经验作为重要国际样板引入中国市场。
其实,在请进“外来的和尚”的同时,监管层也加紧了农业保险的本土公司试验。2004年是中国新一轮农业保险创新试点的起步年,监管层也在上海、吉林和黑龙江分别批设了安信农业保险、安华农业保险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三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
安盟的“经”确实念得不错。安盟集团与中国保监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立即启动了跨部委的中国农业保险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对农业巨灾保障体系和一般农业风险研究。在深入调研和分析后,安盟向保监会提交了《中国农村保险调查报告》,提出针对中国特色和当时农村发展现状,农业保险应走商业机构经营的发展道路,国家应从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上予以支持。
法国经验的本土化
安盟提出的服务与营销网络建设、产品推广与开发实践等都得到业界认可和效仿
进入中国以来,安盟保险曾多次组织对四川、江苏和吉林3个省的农业保险的调研,走访了6个县17个村庄,实地访问了200多个农户。安盟在业界率先提出了包括销售网和技术支持网在内的“两条线”销售服务运行网络,培养高素质农村代办员,建立面向农村的特色营销网络。
欧贝格说:“安盟保险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产品、管理和防灾防损技术,为提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而不断努力。”
在产品开发方面,合资后的中航安盟保险在开展大宗农作物保险的同时,积极试点特色农业保险。目前开办的种植业险种有玉米、水稻、油菜、食用菌、柠檬、辣椒、人参;养殖业有生猪(包括能繁母猪)、奶牛、雪花牛、梅花鹿、淡水鱼等。此外,中航安盟的小家禽保险产品方案已在报批中。
中航安盟还积极参与试点森林保险,并已在四川省成都市、凉山、甘孜、阿坝等地区开展森林保险业务,预计承保面积1.2亿亩,共有35万林户、14681个村、12个森工企业参保,提供风险保障511亿元。在吉林省、陕西省的森林保险工作也正稳步推进。
欧贝格称,目前中航安盟积极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尤其是法国安盟集团农业全产业链保险产品开发能力,引进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外成熟农业保险产品。除目前正在开发或已开展的猕猴桃、茶叶、核桃、中药材、花椒、石榴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外,还结合中国市场实际开展创新产品开发。
如中航安盟成都分公司拟与成都市政府合作开发生猪价格保险,补偿农民因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损失,特别是在物价上涨阶段,有助于帮助增加供给、平抑物价。吉林分公司开展农作物产量保险产品研发,不同于目前的保成本保险,当农户受灾后,可按照土地的历年平均产量或实际产量给以予农民补偿。研究开发收入保险,通过与期货市场、债券市场或证券市场相结合,扩大保险公司承保产品责任范围,无论是当农民因自然灾害或价格波动而受到损失时,均可由公司给予损失赔付。中航安盟还将研究开发农产品质量责任保险产品,为市民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亏损促使农业保险探索
一些新尝试当时并未取得盈利,但为后期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虽然安盟在中国的一系列新举措让业界和政府看好,但是成都分公司的农业保险业绩一度遭遇持续亏损。对此,欧贝格说:“农业保险是高风险的行业,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类型、发生频率和灾害强度等差异性较大,使得农业保险经营中容易出现巨额赔付,出现亏损是正常的。”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水平低,抗风险能力特别是抵御巨灾风险能力不足,加之当时农业保险保费水平较低,在国家不提供补贴的情况下,农业保险一直很难经营。而且我国农业风险经营历史短,数据积累不足。因此,和人保财险和中华保险这些国资背景公司一样,安盟也有亏损经历。
欧贝格还提到,诸如气象风险是全球性风险,只有通过国际再保险,才能有效实现风险的全球化分散,而当时国内农业再保险经营主体少,导致再保险费率偏高,间接提高了农业保险经营成本;同时,农业风险的特点是风险单位比较大,必须要有大量风险单位投保才可能分散风险,只有设立足够多的经营网点才能有效分散风险,而当时安盟经营地域仅局限于成都地区,经营网络少,无法有效分散风险。
此外,产品本土化的挑战也是亏损的一个原因。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保险的经营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安盟进入成都以来,坚持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在引进法国安盟成功经验同时,也针对中国特色的市场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如初期即向市场推出包含31个险种的农业保险产品,这些产品都没有政府补贴,其中15个险种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许多产品是国内公司不予承保,而又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可遇见的风险。这些尝试当时并未取得盈利,但为后期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取得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