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3月14日讯(通讯员宋骁寒)南平市延平区是“中国百合之乡”,是全国第三大百合鲜切花产区,全区种植面积约1.2万亩,去年产值6.3亿元。春节前后原本是花卉销售旺季,但今年受疫情影响,订单骤减,百合滞销,价格腰斩,花农们一筹莫展。
疫情期间,农行南平分行积极助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花卉行业复工复产,及时对接当地花卉协会,加大信贷支持,配合政府等机构扩大花卉销售渠道,帮助其渡过难关。图为客户经理走访南平市百合花种植基地,主动提供金融服务
在王台镇花卉种植基地大棚边的空地上,随处可见的百合花堆成了小山,枯黄发黑。此时,延平百合协会会长、南平市兴一春百合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柳余正忙着将大量含苞待放的百合打包处理、装车运输,尽早投放市场,争取挽回一些损失。
卢柳余与众多花农一起,在延平区王台镇成立了花卉种植基地,单单百合花就种植了200多亩。他看着基地里“逾期不候”的百合花,无奈地说:“今年气候不错,迎来了大丰收,可是三分之二的花只能卖去年同期一半不到的价格。基地雇工工资支出加上农肥药费、水电费,每个月入不敷出,整个基地损失千余万。”
“我去年就办理的快农贷,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大用处,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操作,随借随还,非常方便,对我资金周转起到了一定作用。”卢柳余介绍说。
疫情期间,农行南平分行积极助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花卉行业复工复产,及时对接当地花卉协会,加大信贷支持,配合政府等机构扩大花卉销售渠道,帮助其渡过难关。图为客户经理走访南平市百合花种植基地,主动提供金融服务
今年年初,农行延平支行抢抓春节前花卉销售旺季,主动对接花农金融需求,加大信贷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本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在疫情发生后,该行第一时间对花农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发放“快农贷”助力农户复工复产。同时,针对卢柳余这类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困境,工作人员正积极为他办理“快农贷”提额业务,将原先10万提升至最高30万,尽可能缓解其资金紧张问题。
为了助力花卉行业走出困境,农行南平分行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延平百合、武夷山“圆梦村”等花卉集中种植区的花农复工复产。至3月12日,农行南平分行“南平花农快农贷”授信金额1838万元,余额1658万元,惠及花农164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