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农信社:为脱贫攻坚“造血”,为产业发展赋能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黑龙江讯(记者黄力辉)哈尔滨农信社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分类施策,确保金融扶贫工作抓实落靠。

  在支持贫困县脱贫上,哈尔滨市农信社立足于区位优势和主导产业,累计投放扶贫贷款3.5亿元,重点对列入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优势产业、专业市场给予贷款支持,加快贫困县脱贫进程。在支持贫困乡村脱贫上,哈尔滨市农信社立足于“一村一品”,突出特色产业带动,重点对“两牛一猪”、禽类等特色养殖基地,食用菌、蔬菜等有机特色种植业基地,乡村旅游等给予贷款支持,促进整村脱贫;在支持贫困户脱贫上,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授之以渔,对有贷款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利率3.75%”的扶贫贷款3.3亿元。

  在做好定点扶贫、金融精准扶贫的同时,哈尔滨市农信社积极与地方政府及财政、扶贫等部门沟通,第一时间取得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开展精准对接,协调落实风险补偿基金和财政贴息政策。12个县区共建立风险补偿金1亿元。哈尔滨市农信社与妇联、团委、劳动等部门合作,投放农村妇女创业、农村青年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2800万元,带动538户贫困户就业;先后与道里区、呼兰区、阿城区、方正县政府联合召开企业联盟座谈会,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介绍813户贫困户到小微企业务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我积累、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树立了农信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围绕“四零”服务创建,哈尔滨市农信社建立扶贫贷款绿色通道,全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简化贷款手续,减少贷款环节,方便于民;发放贷款落实“三专”政策,即:专用窗口办理,专人服务引导,专项管理维护。针对偏远村屯贫困户、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组建12组背包银行,增设15台流动服务车,定时定点开展汽车银行服务。在12县(市、区)的600余个偏远村屯和农贸集镇设立608个农村金融服务站,使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哈尔滨农信社在扶贫工作中,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帮困难与促发展共进,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形式,对符合条件、扶贫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积极予以支持,投放金额2亿元带动贫困户增收。采取贫困户贷款后“报团取暖”方式,投放贷款2.7亿元,满足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需求,带动贫困户脱贫。

  “信用社时常关注我,关心我。在疫情期间,信用社又主动联系我,了解资金情况,又给我贷了200万元。有信用社在背后支持,企业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脱贫。”哈尔滨市兴利米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光兴说。

  “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条“活”起来,贫困户就业机会多了,工资高了,日子也好起来了。上述例子只是哈尔滨农信社通过创新金融举措,不断提升金融扶贫“输血”“造血”能力的案例之一。近年来,哈尔滨农信社充分发挥金融与商业相互促进、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规模与特色相互协调的综合化发展优势,通过直播带货、策划专项活动、创新扶贫模式、统筹多方资源等手段,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特色资源开发。

  哈尔滨市农信社理事长姜振波表示:“我社将继续充分发挥源头活水作用,为脱贫攻坚“造血”,为产业发展赋能,为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农信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