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3月12日讯(通讯员李琳琳)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涌现着许多感人至深的农发行故事,同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小口罩的故事。小口罩,大作用,疫情防控必备用品,为了不让小口罩为难“你我他”。河南长垣的卫材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持续的物资消耗,让新乡豫北卫材公司倍感资金紧缺压力,农发行第一时间站出来,启动与生命抢跑的应急通道信贷业务,从接营销到贷款投放仅用6个小时,发放1000万元,帮助企业及时稳住资金链、供应链,支持其全力生产,日产5万只口罩产能得以全部释放,1月份以来累计向社会提供300万只口罩,企业非常感谢农发行及时提供的信贷支持,生产出来一支支口罩,满足人民需要,农发行也通过服务生产一线来共同抗击疫情。如此“麻溜”的办贷效率,战胜疫情何惧之有?
大门敞开的故事。只要不是去开会或者下乡调研,509办公室的门就一直敞开着,不时传来李智军行长爽朗的笑声,“您好,李县长,我是农发行李智军,最近咱们县里都谋划进行哪些项目……”,“利国为民的好事,我们农发行一定支持,现在我就过去”,“这叫啥困难?那都不是事儿,我们一定给您解决”,虽然到任才有三个月,新乡5县4区代管的3个县级市,他都跑个遍,拜会各地方党政领导,不同场合、各种渠道、多个层次接洽优质企业,尤其是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在万家团圆的时候,从大年初四,李行长就是如此的工作状态,不断地构建了紧密的银政、银企关系,寻求合作机遇与空间,要把可持续发展这篇文章做好做响,实现信贷业务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同时,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深挖现金清收和依法起诉路径,解决了常年想解决未解决的多项历史遗留问题和不良贷款。
元宵节的泡面故事。新乡市农发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池凤彬同志,是总行派驻新乡的交流干部,平日就与家人聚少离多,这次为了全行的疫情防控和信贷应急管理业务,春节都没过完,也顾不上北京家里咿呀学语的娃娃,正月初七就出现在豫北卫材的办公车间了解生产流程、核验原材料码单、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具体用信事宜;唯有提升政治站位,唯有实实在在的测算,深入产业、深入行业、深入企业,获知其痛点,梳理现金流、解决进货难题,从严把控资金需求关口和核心环节的风险,才能确保疫情期间贷款办理符合规定,也杜绝企业借疫情之机打“擦边球”和“搭便车”的现象,守住合规办贷底线;为尽快使得信贷资金尽快形成有效战斗力,支持企业生产,唯有高效严格的信贷管理。池凤彬同志亲临现场对县支行业务办理进行指导督促,深入企业落实相关手续,对有分歧或者不理解得地方,耐心地答疑解惑,将支款政策掰开揉碎讲给企业,无论是县支行信贷人员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都折服于池凤彬同志那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状态,如此才能保证信贷资金专款专用,也确保企业及时用款。甚至忙到了元宵节,疫情防控的需要,饭店和食堂都不营业,也为了不给基层行的同志们添麻烦,池凤彬同志,就给门岗那要了一壶热水,自己泡了碗方便面,这样兑付过去了咕噜响的肚子,长垣县支行行长吕璐被这一幕感动得流下眼泪,一直说“对不住池行长,非常过意不去”。可池凤彬同志一副乐天派,这“酸辣牛肉味”吃着“真带劲”,一点不以为意。“只要我们工作做的扎实细致,经得起检验,这点辛苦算什么呢?”这样嘱托着县支行每位信贷人员。
网络办公的故事。疫情隔断了空间,却阻断不了工作联系与学习交流。这段时期市分行创新与投资部、信贷与风险管理部等业务部室的同志们很辛苦,可是他们未曾说过一次“难”、“不行”。除了完成应急贷款的调查审查审议外,还要落实省行各项应急贷款的学习和组织开展“风险管理条线学习月”活动,组织讨论客户分类意见和贷后管理例会等等。这些工作放到平时并不麻烦,但在特殊时期,只能打破时空局限,创新方式方法采用无线网络联系的形式,迅速行动,各方面如何实现有效且无缝衔接与配合,全在于自力更生积极探索,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例如,2月17日以来,每天上午固定2个小时对风险条件27名同志通过“钉钉群”进行集体培训,严肃纪律要求,上线打卡签到并点名核实;严格发言流程,对总、省分行相关信贷政策、案例、文件进行学习、研讨;建立反馈机制,领讲人ppt课件在群中同步投影及课间互动问答,及时释难答疑;同时,严格保密制度,将学习材料中部分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涉密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严禁在网络、与行外人员传播。进一步提高了各行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理解,把员工思想和行动有效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上级行风险管理要求上来,做到了防疫、学习和工作同促进、同落实,达到良好预期效果。
胸前的党徽在旭日下熠熠闪光,“做为一名党员,能为疫情防控做出我们农发行人的贡献,这个春节富有意义”道出了同志们的共同心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