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甘肃讯(通讯员宋学海)2018年以来,农发行甘肃张掖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省市分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项目发力,累计投放贷款44.58亿元(其中扶贫贷款11.33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农村路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水利等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金融扶贫的先锋主力模范作用。
聚焦“三保障” 助力实现安居梦
“其实制约拆违和棚改工作的瓶颈一直就是资金问题,以民乐县财政之力,完成这样大的项目,无疑是镜中观花、痴人说梦,而农发行的强力支持,才是政府下定决心的关键所在”。时任民乐县城投公司负责人杨东说。
民乐县总人口24.6万人,县城居住人口达7.5万人,其中4000多户棚户区居民,棚户区公共设施不足,排污难、排水难、垃圾处理难等问题突出,既制约了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加大了城市执法管理难度,也严重影响城市的形象和面貌。民乐县政府对棚改项目进行了精心规划布局,但是,筹资难仍然是民乐县政府面临的首要难题。民乐县政府向农发行提出贷款申请。这是全市首笔棚户区改造贷款,能否成功投放,关系棚户区居民幸福,关系农发行声誉。农发行张掖分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定人员、定步骤、定目标,省、市、县三级行联动,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建立时间表,列出具体措施,抓住重点求突破,从实施方案的编制、贷款资料的收集、抵押物品审查等环节,两级行领导全程参与,及时同省分行加强沟通,提供精确服务,最终在40多天内完成了贷款审批程序,成功投放棚改中长期贷款3亿元。
接续棚户区改造的成功经验,民乐县政府又启动了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农发行投放贷款4亿元,祁连山高海拔地区的农民群众和贫困户“搬得下、搬得出、稳得住、稳得久、富得起、富得快”的乡村振兴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聚焦道路通 助力铺出致富路
老乡富不富,基础在公路。张掖市甘州区是古“丝绸之路”和“居延古道”的交汇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甘平公路是河西走廊经过平山湖通往内蒙的必经之路,也是新疆、青海等地通往内蒙以及通过京新高速公路通往东北、华北、晋北、陕北、蒙古国策克口岸的便捷通道。但近年来,随着甘平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加,现有公路公路等级低,路基宽度窄,平纵指标低,防灾能力差,交通事故多,安全隐患大,已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了解到甘平公路资金短缺后,张掖分行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力,形成攻坚团队,合力攻坚,历经4年时间,累计投放贷款10亿元,修改建公路 59.48公里。甘平公路的建成,大大拓宽了丝绸之路旅游的宽度,带动了区域旅游业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平山湖丹霞景区游人如织,正在成为“摄影家的新天地,酷车族的竞技场,影视人的好莱坞,旅游者的香巴拉”。
聚焦补短板 职业教育结硕果
“农发行的贷款真是及时雨,解了我们的资金之围。有了资金,就吃了秤砣心,我们干事的信心就有了,干劲也更足了,就想着早点把项目建成。”甘肃省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主管景万里对调研的农发行张掖市分行副行长韩臻昀说道。
山丹培黎学校由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路易·艾黎先生创办,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职业学校。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为新时代西部开发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结构体系,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全面加速职业教育进程,山丹县决定实施培黎国际职业学院新建项目。项目建设分三期实施,采用EPC模式。
项目确定了,承建主体确定了,资金从哪里来?了解到四建集团的融资需求后,张掖市分行立即开展高端营销,主动对接山丹县政府及甘肃省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程跟进,了解整体资金需求,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服务小组,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市县行积极汇报,省分行高效审批,支行快速落实各项贷前条件,从贷款调查到投放落地,仅用时两个月,便成功投放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亿元贷款。该项目的建成,有效弥补了张掖市乃至河西地区职业教育短板,有助于增加劳动者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成为县域发展的“助推器”,成为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讲话精神的最生动实践。
聚焦产业兴旺 做活脱贫攻坚大文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张掖分行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目标和省、市分行党委安排部署,紧盯全市65个贫困村,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采取优先办贷、提供更大幅度的减费让利优惠等方式,大力支持企业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粮食,鼓励加工企业发挥扶贫带动作用。2018年至今累计发放粮食收购扶贫贷款 3.23亿元,帮扶全市各个县区贫困户447户,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脱贫。累计投放光伏扶贫贷款、旅游扶贫贷款 2.53亿元,带动帮扶10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积极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发放小微企业贷款0.65亿元,支持民营小微企业 6户,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23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