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信系统服务三农三牧成就系列展示——鄂托克前旗农商行:打造互联网+金融 建立服务“三农三牧”产业链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带动金融行业进入“新常态”。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面对蓬勃兴起的金融大潮,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性服务方式,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和资金通道,初步搭建起了以银行、农牧民、核心企业、电商平台和消费端客户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产业链。助推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三牧”、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中的内生动力,更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导向性作用。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助力“互联网金融+产业链”落地生根

  信息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更是银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鄂托克前旗农商行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创造性地建设“一体(大资管业务)、两翼(投融资平台、电商平台)”发展平台,通过打造标准化“产供应链”助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我认为从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只是一个过程,而实现农商银行的转型发展才是终极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把转型扩大经营业务和现代金融手段真正结合起来,依据服务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带动当地“三农三牧”向好的发展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从2016年开始,我行开始筹备互联网金融业务,从建立业务发展模型,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到现在建立起来的电商平台,投融资平台,资金存款平台等,通过逐步实现互联网生态体系沉淀外部客户信息,引进外部资金,解决农牧民卖难、买难问题。”谈及互联网金融业务,鄂托克农商行董事长院平轶侃侃而谈。

内蒙古自治区联社纪委书记赵光炯同志一行在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调研互联网金融工作

鄂尔多斯市银保监分局在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召开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会议

  以服务实体为导向

  催化“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有机生长

  鄂托克前旗牛羊肉等农畜产品品质优良,但受到地理位置、交通及农牧户经营方式分散、品牌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导致销售信息闭塞,销路单一,销售价格偏低,农畜产品卖难问题是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针对此问题,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模式的导向,积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体系,将银行、农牧民、核心企业、消费客户、电商平台等诸多主体引入该产业模式,形成一个集资金供应、资金结算、信息交流、农畜产品深加工、物流服务、生产资料供应、提供其他服务为一体的闭环式互联网生态体系,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的有机统一,将小生产与大市场无缝对接,产业发展到哪,金融服务就延伸到哪。

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产供应链”项目启动会

  以市场定位为载体

  实现“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开花结果

  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特点。一是通过打造“农圈”“牧圈”产业链,为支持“产业振兴”和“产业兴旺”提供平台支撑,以“互联网+金融+农畜产品+商城”的方式,引导农牧商圈产业链与网上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双向流通格局,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这对于农牧户来说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流通成本,还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实现增产又增收的目的。二是在向“农圈”“牧圈”产业链、协会、合作社匹配资金需求时,将贫困农牧户纳入其中,以富裕户带动贫困户,建立信用授信体系,并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上给予贫困户适当优惠,解决了“扶贫扶志”的根本所在,真正实现了产业带动扶贫,从根本上挖掉贫困户的穷根子。截至2019年9月末,该行在鄂托克前旗境内(上海庙尧大庙、毛盖图、昂素)已建立养羊农牧圈21个(1个农牧圈由10到15户农牧民组成),标准化圈2个,农牧家乐30多家,民族特色产品供应商21户,民族手工艺品供应商8户,由稳脱贫且致富的农牧户20户,55人。依托电商平台与本地核心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农牧圈,搭建产业链,实现银行、核心企业、农牧户互利共赢。三是打通实体渠道与网络销售、订单采集与资金收付、生产经营与市场营销的信息渠道和资金通道,形成闭环物流链和资金链,实现良性订单销售模式,同时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锡林浩特农合行董事长一行在鄂托克前旗核心企业调研产供应链业务

  今后一个时期,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将继续做精做全“互联网金融+产业链”这一生态体系,充分调动核心企业、农牧民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为农牧民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平台,为打造“百年老店”开启新的征程,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固的基石。(黎茜)

  以上为推广内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