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铺开“振兴”蓝图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河南实践(二)

  农村金融时报 记者 田耿文 王松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只有产业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筑牢和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

  围绕“产业兴旺”,河南省金融机构按照省委省政府服务“三农”的工作部署,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最为关键的是,充分考虑各地乡村的发展基础、地域优势、资源禀赋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可能一个模式走遍天下,必须结合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开创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并不断提升和丰富金融服务水平,瞄准并全方位支持各种模式下的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才可能打开条条通向罗马的大路。

  不同路径发展起来的乡村产业模式,打造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的目标与方向,更意味着由此通向乡村振兴的路径绝非只有一条,而是“条条大路”筑振兴。

  如今,河南正在逐步开创风格各异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助力共建广大区域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之路。

  找准着力点

  助“村集体经济”腾飞

  很多农村发展的经验表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村治理的有效路径。但是,在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村民思想意识等多重因素制约下,要想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却并非易事。如何找准着力点助推集体经济腾飞?正是当前很多农村地区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河南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当地金融机构也在研究如何通过支持村集体经济壮大,推进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焦作就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当记者走进焦作武陟县西滑封村时,路口墙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标识语格外醒目。村子里一幢幢黄色的居民楼整齐排列,中央的大马路宽阔整洁,道路两侧是整齐划一的路灯、垃圾箱、广告牌和绿化带;村旁的公园里,亭台楼榭,绿树成荫,湖水荡漾,随处可见老人和孩子们在休息、玩耍,一派祥和的景象。

  然而,过去的西滑封却是穷得叮当响,“清早糠,晌午汤,晚上稀饭映月亮”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在富带领群众创业,开办印刷厂、酒厂等,增加村集体收入,为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村里又相继投资建起了纸业公司、电力电缆厂、斯美特食品公司等多家企业。“目前西滑封经股改以后有7家集体企业,都归属黄河集团公司,年销售总收入近14亿元。” 现任村支书王有利告诉记者。

  黄河集团公司是武陟县西滑封村委会出资所办的集体企业。为了支持西滑封的建设,也为了带动武陟县贫困群众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农行武陟支行在黄河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即和该企业建立了信贷合作关系,目前已累计为其发放贷款近20亿元。在农行的信贷支持下,该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其控股的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豫北强筋小麦适宜区的优质面粉发展速食面等食品,被批准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3亿元。

  在助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行武陟支行一直将扶贫工作作为全行重点工作来抓。农行和黄河集团公司、武陟县扶贫办、武陟县慈善协会、贫困户共同签订金融扶贫协议,由农行武陟支行对黄河集团公司发放扶贫贷款6200万元,实行优惠利率,政府进行贴息,然后由黄河集团公司每半年向贫困户捐赠一次扶贫资金,每户1200元。周文表示,下一步,农行还将根据扶贫协议持续做好扶贫贷款发放和后续工作。

  “我行已累计为黄河集团发放扶贫贷款11420万元,黄河集团则累计向贫困户捐赠资金175.5万元,累计实现和带动22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或脱贫。”周文告诉记者,“我们会积极筛选并推荐临近村有工作能力和增收意愿的贫困户到黄河集团工作,努力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我县贫困户开启一扇增收大门。”

  借助金融支持和产业融合发展,抓住了西滑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优势,西滑封村逐步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到富裕小康的华丽转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打造了新样板。

  “我们村家家都通了暖气、液化气、中央空调,学生上学有补助,老年人有养老保险,村民享受福利住房,每年还有福利补贴、免费体检、外出旅游等各项福利。村民生病住院,除了可以医保报销,村里还有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再给予二次报销。村民还可以自愿入股企业,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正在小区树荫下陪孙子玩的张爷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们村将围绕乡村振兴,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把我们村的优势集体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还将围绕生态宜居,做医养中心,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王有利表示。

  记者在西滑封采访的时候,刚好遇到前来指导工作的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他对西滑封的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西滑封村在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有效手段,制定垃圾分类制度,并将之坚持固化下去。

  要打通垃圾回收渠道,做好有机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工作,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引导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化、无害化,鼓励群众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宜居环境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此,滑封村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建立了工作长效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管齐下的方法,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全力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

  西滑封的变迁,只是河南省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农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王有利说,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做大产业支撑,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用好金融“活水”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焦作武陟西滑封的村集体经济在金融支持下获得发展,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实现了乡村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但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有这样的基础,在河南另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则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将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放到了培育和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上。

  如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是产业兴旺的一大重点。河南省金融机构通过“产业+金融”模式,变“输血”为 “造血”,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同时把群众吸纳到农业产业化链条上,实现增收致富。

  在郑州黄河沿岸的郊区及中牟、荥阳地区,聚集着约5000家水产养殖户,累计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水产养殖行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项目。这里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领域,培育扶持该区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也是郑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和有力抓手。

  “邮储银行的贷款真是帮了我的大忙,让我从原来的10亩鱼塘养殖户,变成了村里最大的鱼饲料经销商,年销量达到3000吨以上,下游养鱼户达到100多户。没有邮储银行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啊!”家住郑州市惠济区黄河岸边的黄阿姨发自肺腑地说。作为邮储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受益者,她亲身体验了金融服务不断升级所带来的变化。

  从最开始向水产养殖客户发放金额为5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起步,邮储银行郑州市分行一路扶持水产养殖户发展壮大,贷款额度也逐步提高至最高300万元。

  近年来,针对水产养殖行业中的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创业大学生等群体,邮储银行郑州市分行引导和鼓励他们通过申请政府财政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致富。针对部分水产养殖客户资金需求量较大,但又缺少抵押担保等难题,邮储银行郑州市分行与郑州市农业担保公司等政策性担保平台合作,解决了客户“担保难”问题,让客户贷款没有后顾之忧。截至目前,邮储银行郑州市分行已累计面向水产养殖行业客户发放贷款约5亿元,服务客户群体超过1000户。

  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在支持河南省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践行责任担当,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为农村富强、农民增收拓展新空间。截至5月底,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涉农贷款结余913.93亿元,较2018年净增66.18亿元,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农行等金融机构也勇担重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行河南省分行重点支持优质专用小麦、草畜、林果、蔬菜、花卉、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10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一行一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切实服务好乡村振兴大业。

  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省信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加强,涉农贷款比年初增加1881 亿元,同比多增 121.2 亿元。

  创新金融服务

  扩大“返乡创业”新增点

  近年来,带着创意、技术、资金返乡创业的群体越来越多,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返乡创业潮”为河南省金融机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着力点。

  “这是我最近刚刚投资购入的双面彩色印刷生产线。”在河南新乡县翟坡镇江泰纸业的印刷车间里,数十名熟练工人正在流水线上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负责人史孟江指着一台大型印刷机器向记者介绍。

  史孟江是该镇兴宁村村民,曾外出打工,前几年返乡创业。如今,他还是江泰纸业的控股法人。“我是农行新乡分行首批‘网捷贷’的受益者。去年在创业最紧要的时候,幸运地从农行获得75万元贷款,让我的事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现在工厂各项工作运转良好,真是特别感谢农行的支持。”史孟江话语间满是自豪和兴奋。 “下一步,我还打算扩大生产规模,还有继续在农行贷款的打算。希望得到农行的进一步支持。”

  史孟江所说的农行“网捷贷”,在客户信用良好的前提下,无需抵押和担保,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顺利拿到贷款,让客户足不出户、人不出村,就可以拓展自己的事业。

  有了资金支持,史孟江更加注重改进工艺,更新设备,他的产业规模由早期的20余万元,扩张到数千万元,资产也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逐步实现了由散小粗放向集约内涵转型,目前可实现年利润200多万元。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周边100余位村民陆续进厂就业,实现了周围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更多像史孟江这样的客户享受到农行便捷的金融服务,农行新乡分行依托“网捷贷”“微捷贷”“银税通”等特色产品,为纳入“白名单”管理的客户提供纯线上融资服务。

  为更好地促进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农行新乡分行与当地知名化肥生产企业达成“数据网贷”合作意向,并借助批量营销模式,优先向种粮大户、农资商户提供“惠农E贷”,全力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已该行累计发放“惠农E贷”4600万元、“微捷贷”3000万元。

  河南省金融机构正在坚持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准确把握河南农业农村发展的地域优势和新趋势,加快金融创新,拓展服务内容,源源不断地将资金活水注入生机勃勃的中原大地,与万千农民携手,从多元化产业发展开始,在“条条大路”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径,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篇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