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启广阔天地 农村金融百花齐放——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回顾与展望(下)

  李林鸾 从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到如今的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兴起,再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70年来,中国农村产业主体不断成长变化。

  近年来,多元化的农业主体,催生了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伴随着“三农”领域新产业、新模式、新架构的不断出现,农村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旺盛态势。越来越多的机构顺时而动,踊跃进场,农村金融体系发生深刻变化;金融科技、特色服务纷至沓来,金融服务紧跟需求快速调整优化。

  农村金融领域气象万千,活力迸发。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自1993年从农信社贷到第一笔款开始,2019年已经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龙翔陶瓷工艺品公司在农信社贷款的第27个年头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转型升级所需的资金也在逐年增长。今年,该企业负责人陈祺祥在农信社贷到的250万元仍然不够用,为补充资金缺口,他又在当地农行申请了600万元的贷款。

  从最初只能从农信社获得小额度贷款,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选择,陈祺祥已经感受到农村金融日趋丰富的发展态势。和陈祺祥相似,近年来不少在过去得到一些基础金融服务的客户在发展过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大,诉求变得丰富。

  “企业经营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福建泉州达盛窑陶瓷公司总经理林志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需要不断转型升级来保证企业往前走,因此肯定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支持。”林志强说,在获得农信社贷款支持10年后,该企业也开始从中国银行获得了资金支持,进而得以完成厂房的建设。

  今年,林志强还有新计划:“我还需要购置新的设备,资金支持如果能到位,设备就能进一步升级了。虽然有了更多选择,但作为农信社的老客户,我们依旧希望监管部门能进一步放宽农信社的贷款额度限制,给我们提高授信额度。”

  现实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传统存贷业务上。林志强说,现在公司员工的工资都由农信社代发,员工们慢慢也有了理财意识。“他们收到工资后,都会在银行选择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作为金融服务供给者,泉州永春联社理事长黄文新对此亦深有体会:“三、五年前,我们农信社就已经开始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包括理财、结算、水电费代扣、产品上线银行电商平台等。”

  不过,黄文新也袒露了他的苦衷:“农信社的单户贷款额度受到监管的限制,抵质押模式创新不足,以及还未开展外汇业务等因素,都制约了我们对客户的支持力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正需要其他金融机构来一起合作,共同做好农村金融。比如中行来做外汇业务,农行、工行等大型银行来给出更大的授信额度,地方法人银行则可以依靠机制灵活来创新产品,保险公司来提供风险保障。”与客户的感受一样,黄文新也希望监管部门能适当放宽单户贷款额度等监管指标,出台更多向农村金融倾斜的支持性政策。

  距福建泉州千里之外的湖北荆州,63岁的水产养殖户蒲珍的金融需求还未能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为在广东东莞开门店拓宽自家莲藕与小龙虾的销路,蒲珍跑了好多次银行寻求信贷支持却都碰了壁。他说:“以我的条件,在银行获得贷款基本不太可能。”

  在云南临沧,从事蔬菜种植的张利有着与蒲珍相似的经历。“农民借钱太难了,尤其我们又是外地来的,银行都不愿意借给我们,每次要向农资经销商赊销农资,总在心里上觉得低人一等。”张利说得非常朴实。

  不过,随着更多的新型金融机构布局农村领域,蒲珍、张利们的融资难题正在得到缓解。

  多层次合作局面日趋完善

  今年,蒲珍在积木拼图集团旗下的小微信贷信息服务商积木时代申请了7万元贷款,2日内便拿到了手。“像蒲珍这样的‘征信白户’占我们的客户总量约八成,他们不符合传统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不是单纯使用互联网手段可以进行风控的客群。”积木时代CEO彭少新认为,这些客户是亟待新金融服务的重要普惠金融客群之一。

  张利则依靠另一家服务“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农发贷的受托支付方式,解决了赊销的“面子问题”。“2016年我开始和农发贷合作,申请贷款用来购买农资。从农发贷申请的贷款不直接给到我手中,而是用受托支付的方式,直接把购买农资款项的资金支付给经销商。我在需要用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提取农资,而且还能享受现金购买农资的优惠政策,这对我和经销商是双赢。”张利说。

  在农业大省河南,使用支付宝上的贷款之前,河南兰考县三义寨乡菜楼村的蛋鸡养殖户金琳琳在其他银行用过多户联保的模式获得过贷款,虽然年化利息少于支付宝的贷款,但贷款手续批复麻烦,放款慢,还得找人担保。“我很庆幸自己早就知道支付宝上有蚂蚁金服能够贷款,贷款可以分12个月期偿还,并且通过手机线上放贷就可以,不用找担保人,没有人情债,也没有贷款期限,很适合我们。不然支付宝仅用来转账、付款,不就亏大发了!”金琳琳说得很真诚。

  这些农村金融的后来者优势何在?众所周知,农村金融客户大多数缺乏征信记录、生意非标准化高、互联网触及率低。这几乎是所有做农村金融业务的机构遇到的最大痛点。针对此,不少新型金融机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线上技术手段与线下尽职调查两手抓。以积木时代为例,彭少新介绍,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积木时代的信贷服务不需要抵押,风控模式为互联网反欺诈和传统IPC尽调(一种源于德国的微贷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操作更高效、灵活且低成本。

  还有一类如蚂蚁金服这样提供全线上服务的新机构。据悉,蚂蚁金服通过“数据化预授信模式”,满足农村消费者和小型经营者的碎片化信贷需求。针对这一群体客户基数大、单笔资金需求小的特点,数据化预授信模式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风险授信决策,为这类客户提供无需抵押物担保的“310”信贷服务,即客户花3分钟在线申请、1秒钟资金到账,全程0人工干预。这一业务模式受到了各方的肯定。

  新技术还吸引了不少农村金融领域的“同行者”谋求合作。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彭博说,蚂蚁金服正与广西桂林银行合作。“我们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桂林银行提供了账户体系、风控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桂林银行则发挥自己社区金融的优势,帮助农户接触和了解互联网,实现在线数据积累,完善用户画像,以便得到更合理的授信服务,让农户轻松享受到信用贷款服务。”

  如今,新金融的进入让农村金融服务这张网织得更密、铺得更宽,在与早已入市的传统金融机构形成互补的同时,还产生了“鲶鱼效应”,让整个市场愈发活跃、完善。

  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我国农村的金融组织体系在过去非常丰富和复杂化,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体系。尽管我们今天很多次还把普惠金融当成一个难题,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过去一段时间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实际上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

  蓬勃发展未来可期

  乡村振兴路上,同是追梦人。

  “‘三农’政策利好不断,‘三农’市场条件日益成熟,农村金融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这几乎是所有业内人士的一致观点。

  今年初,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要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进一步指导着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探路、开花、结果。

  遵循着这一规划路径,各家机构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计划。

  作为传统涉农金融机构的从业者,农行永春支行行长刘海棠说:“互联网金融倒逼我们发掘业务创新潜力,政府出台有利‘三农’的政策也给我们的业务带来一定导向。所以农行近年来致力于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对接国家数字乡村战略,未来将推动‘一号工程’再突破、再提升,助力乡村发展向数字化进阶。”

  农信机构也在金融科技上下功夫。福建省联社泉州办事处、泉州审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孙志明说,接下来的发展,科技支撑非常关键。因此,泉州办事处还设立了省联社科技中心的分中心。他透露,最近正在探讨与政府合作建设智慧城市,整合相关部门信息搭建信息平台,以此推动网络快贷发展,同时能提高全市市民素质和管理效率。

  在泉州办事处的指导下,永春联社也运用自己的科技力量针对小额贷款开发出一些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小程序,方便精准营销和进村入户建档,逐步减轻客户经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把以前线下贷款逐步转到线上贷款。去年福建省联社上线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测算客户的贡献度,以此对客户评级,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我们在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把小额贷款做到极致。”黄文新说。

  当传统金融机构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发力农村金融领域的同时,新型金融机构也正不断补位,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在广西,服务于单户授信30万元以下的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正展现勃勃生机。依托主发起行的核心系统和结算系统,该行进行了业务开发并打通支付结算通道,服务着一批更小、更散的客户。

  积木时代正在密切推进,继续将服务拓展到更下沉的市场,开拓更多的信贷“处女地”。“我们会不断地挖掘更多的白户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整理和应用,更好地服务农民用户本身,并帮助他们摆脱信用白户的身份。”彭少新说。

  蚂蚁金服则将深化多方合作。据彭博介绍,蚂蚁金服将继续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为更多农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并在防控风险和确保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逐步探索提高额度,打通普惠最后“100米”。

  2019年,农分期也将继续深耕农业生产场景,与优质金融机构形成优势互补,强化引流助农、支农资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更值得注意的是,据农分期CEO周建透露,今年,农分期会进一步侧重技术与科技在农业的应用,将大数据驱动现代化农业经营做深做透,并与金融合力驱动农业供应链全面升级,持续激活“三农”产业的新动能。

  专注“三农”市场十年的翼龙贷正探索成为传统“三农”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的定位。翼龙贷在农业信贷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供应链金融、集群金融等业务部门,将持续探索与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农村中端市场主体相适应的金融服务。翼龙贷同时也将贯彻综合化服务理念,以金融为切入点,建设一个开放式的“三农”生态系统,不仅为现有“三农”领域提供金融支持,更着眼于以金融为抓手,改善和提升“三农”产业生态环境。

  综合这些机构的发展规划,一副清晰的农村金融发展蓝图展现在眼前。

  曾刚这样描述:“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机构在一起,相互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竞争的关系,银行、保险、担保,以及互联网机构的结合,更多是在合作。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化慢慢向一个有机的生态模式在演化,这个模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整体的模式。所以,未来组织体系的发展将会是更合理的,既扩大覆盖面,同时又维持商业可持续性。”

  人们看到:在农村领域的各类机构,在良性竞争、相互协作的状态中服务于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可以期待,走过改革开放40年,在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节点上,中国农村金融将继续砥砺前行,绘就的宏伟蓝图正在一幕幕展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