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要闻 > 正文

坚持“金融为民” 更好助力富民产业、县域经济发展

2025-11-02 21:27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要继续对欠发达地区予以长期帮扶,中央和省分级负责,分层分类帮扶欠发达地区,助力发展富民产业和县域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夯实防止返贫致贫的基础。

    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主力,在支持发展富民产业和县域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银行可创新服务、精准发力。

    银行赋能富民产业和县域经济,可以通过构建精准化服务机制,以“分层分类帮扶”要求为导向,建立适配县域发展的服务体系。针对县域不同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制定“一县一策”服务方案,明确特色农业、县域制造业、乡村文旅等重点支持的富民产业领域,将信贷资源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倾斜;同时优化县域服务网络布局,通过下沉网点、布设普惠金融服务站等方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组建专业化县域服务团队深入产业一线对接需求,避免服务“一刀切”。

    在客户分层上,银行通过区分个体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等不同群体的融资特点,探索建立差异化授信标准——对小农户、个体工商户推出小额、便捷的信用类贷款产品,对规模较大的产业主体提供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降低融资门槛以确保金融服务覆盖县域各类经营主体。

    破解县域农业发展瓶颈,银行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突破传统信贷模式,打造适配性强的金融产品体系。在特色农业领域,围绕“种、养、加、销”全链条,开发基于产业链的授信产品。针对农产品种植,联合相关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信贷”组合产品。创新担保方式,探索活体抵押、林权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等新型担保方式,切实解决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不足问题。

    在县域工业与科创领域,银行可以推动信贷评价体系从“抵押物依赖”向“技术流、数据流”转型: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研发贷”“科创信用贷”等产品,将企业的专利、研发投入、订单数据等纳入授信评价指标;针对县域传统制造业升级需求,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设备更新贷款,并配套供应链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打通上下游资金链。

    拓展县域金融服务边界,关键在于打破单一金融服务局限,构建“政银企社”多方协同的县域服务生态。一方面,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对接财政补贴、风险补偿、产业引导基金等政策资源,共同设计“政府风险分担+银行信贷支持”的合作模式,降低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联合相关部门,整合县域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信息、经营数据,建立健全县域信用体系,为精准授信提供数据支撑。

    站在新起点上,银行需要继续坚持“金融为民”理念,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深耕县域沃土,润泽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本报编辑部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