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均保持较快增长,利率水平则继续下降。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降低涉农领域资金成本意义重大。从宏观层面来看,降低涉农领域资金成本是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能够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地区,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推动乡村的繁荣与振兴。
对于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而言,资金成本的降低直接减轻了融资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大力度地投入到农业生产、技术升级和产业拓展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还能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降低涉农领域资金成本,银行业肩负着关键使命,可从多个维度发力。
在政策运用方面,要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银行应主动争取更多再贷款资金,降低自身资金成本,进而为降低贷款利率创造空间;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参与政府贴息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涉农贷款,如支持粮食生产、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等领域的贷款,争取政府贴息支持,通过财政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的协同发力,切实减轻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利息负担。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同样不可或缺。在创新信贷产品方面,银行应打破传统抵押物限制,将农户各类难以抵押的资产、个人品行、社会荣誉等无形资产纳入信贷评价体系,提高对农户贷款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风险防控水平,让更多缺乏传统抵押物的农户能够顺利获得贷款,且基于风险评估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利率。针对农业产业链,可以推出“订单+信贷”“供应链金融”等产品。以“订单+信贷”为例,对于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的农户,银行依据订单为其提供信贷支持,由于有订单作为还款保障,风险相对降低,从而可以给予更优惠的利率。在优化服务流程上,应优先保障各类涉农主体资金需求,银行可以开辟涉农信贷项目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实现快贷快审;同时,优化、升级线上化服务,让农户“动动手指”就可以享受到随借随还的信贷服务。这样既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减少时间成本,还间接降低了融资综合成本。
成本管理与风险防控也至关重要。对此,银行应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等方式,精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压缩运营支出,将节约下来的成本转化为对涉农领域贷款利率的下调空间。在风险防控方面,可以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
银行从多维度发力降低涉农领域资金成本,既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之举,也是自身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务实选择。随着这些举措的落地生根,更多金融活水将精准流向田间地头、涉农企业,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能,让广大农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必将加速变为现实。
本报编辑部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