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文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释放出促进农产品消费的积极信号,其中“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助力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成为重要议题。
在此背景下,金融力量的深度介入,不仅为冷链物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更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加速器。那么,金融机构该如何精准发力?
在产品创新层面,应针对冷链物流的特点,量身打造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重点支持产地预冷库、冷藏车、冷库信息化系统等关键环节。贷款期限可适度拉长、利率给予优惠,并探索“以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等灵活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可通过再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
同时,金融机构可试点“保险+信贷”组合,开发冷链物流责任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分散经营风险,提升信贷投放意愿。
此外,可依托区块链技术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破解“融资难”。
在科技赋能方面,金融机构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对仓储温度、运输轨迹、货物品质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构建精准的风控模型,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更合理的授信额度和更安全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还可以主动携手地方政府、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构建“财政+金融+产业”的多方协作生态圈,形成合力。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的持续赋能。随着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我国冷链物流“断链”“高损耗”等难题有望逐步化解,更多优质农产品将安全、高效地抵达消费者餐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