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盛夏时节,《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四川平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规整的田块,田埂上崭新的灌溉管道延伸向远方。在不远处的加工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安装设备。
近日,农发行平昌县支行向该产业园项目再投放贷款5630万元,专项用于核心区9.8万亩农田提质改造及配套加工基地建设。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为产业园注入信贷资金4.83亿元,用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力量,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破解发展瓶颈
政策性金融主动靠前
作为扎根地方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平昌县支行主动扛起责任,积极靠前服务,行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园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规划和资金需求,为该项目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优化办贷流程,以高效的金融服务确保贷款快速审批通过,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该支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前期我们投放4.26亿元贷款,保障园区主干道路、水电管网等基础框架顺利落地。此次新增的5630万元贷款,精准聚焦当前园区建设的‘硬骨头’——农田改造与加工短板,将为产业园发展注入关键动力。”
聚焦两大核心
助粮田提质产业变强
据悉,这笔新增贷款精准投向两大核心领域。其一是9.8万亩农田“焕新工程”,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土地平整、地力培肥、灌排渠系修缮、田间生产道硬化及防灾设施完善等。通过这些举措,努力将“望天田”变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希望田”,筑牢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稳产根基。其二是加工链条“强筋工程”,支持新建集烘干晾晒、粮油加工、低温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加工基地,有效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
“园区有了加工设备和低温仓库,我们的粮食就能加工成产品,卖价也就涨了,这对我们企业来说真是大好事。”园区企业负责人张经理对记者说。
联结千家万户
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
农发行平昌县支行持续提供金融支持,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农田基础变强了,改造后的田块更平整、灌溉更便利、道路更畅通,预计核心区综合产能将提升两成以上。产业链条通畅了,加工基地部分投用后,显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
更重要的是,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订单农业享收益等方式,将千家万户的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
“土地流转有固定收入,在园区工作还有工资,守着家就能照顾老小。”正在园区加工车间忙碌的返乡村民张建军感慨地对记者说。
据统计,该项目已直接或间接带动超过5000名本地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未来,农发行平昌县支行将继续立足县域实际,聚焦农业现代化关键环节,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将产业园打造成为秦巴山区粮仓稳固、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亮丽名片,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通讯员莫泽佼对本文亦有贡献)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