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要闻 > 正文

筑牢涉老诈骗防护网 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2025-07-11 15:07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公众号 

    本报记者 田耿文

    时下正是“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行时,各地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在各类诈骗活动中,尤其以“养老金融”名义进行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活动尤为猖獗,亟需引起高度警惕。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这些养老投资骗术通常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承诺“高回报、低风险”“稳赚不赔”;二是夸大甚至虚构投资项目;三是利用亲情、熟人关系“杀熟”。他们会通过免费讲座、免费旅游、赠送礼品、组织参观等方式接近老年人,甚至利用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等关系进行游说,让不少老年人陷入圈套。

    面对这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金融诈骗术,如何有效防范?董希淼提示,老年人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任何“高收益、零风险”的养老投资项目保持高度警惕。收益率一旦超过合理范围,投资风险必然大幅增加,比如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项目和产品,就需要格外谨慎。

    “具体而言,要做到‘四看’‘三思’‘两问’。”董希淼详细介绍,“四看”即看资质、看回报、看项目、看资金流向;“三思”是思考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思考产品收益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思考自身经济状况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两问”则是多问问家人特别是子女的意见、多问问专业人士比如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或是律师的建议。

    保护养老钱,安全第一位。董希淼强调:“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贪图高利诱惑、坚持查证核实、多与家人沟通商量,这是防范以‘养老金融’为幌子进行非法诈骗的最有效防线。”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