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力辉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提出了建设新质生产力示范市的建议。高向秋表示,新质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是契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核心构成要素包含具有革命性的科技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环境友好属性以及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等方面。打造一批新质生产力示范市县,对于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业品牌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以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能够为全国范围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筑牢根基。
中国东北黑土区作为重要的粮食产区,贡献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商品粮产量。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问题愈发凸显,土壤结构恶化、有机质含量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情况相继出现,土壤肥力的过度消耗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加深,该区域还面临秸秆利用不充分、面源污染加剧、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黑土地的保护与恢复,探索更为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建立新质生产力示范市县的核心目标在于全方位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强化黑土地保护,并致力于达成“2H+6”绿色发展目标。其中,“2H”意味着确保农产品达到高品质与高价值标准,实现从绿色食品到有机食品再到健康食品的进阶转变;“6”涵盖了持续改良土壤状况、恢复生物多样性、减少面源污染、提高空气质量、降低碳排放助力碳中和以及推行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废物零排放这六个关键生态保护目标。通过推广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有望达成绿色发展“2H+6”目标,最终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地球家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黑龙江省海伦市拥有广袤且肥沃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达504万亩,黑土资源丰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基于此,高向秋代表建议,将海伦市打造为全国首个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市。
具体而言,一是建立绿色防控(海伦)服务中心。投入专业的绿色防控技术人才,为海伦市乃至黑龙江省所有农业龙头企业及种植大户,诊断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病虫草害、营养、土壤环境等问题。采用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体系,逐步取代化学农业,建立海伦大豆、水稻、玉米等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以及绿色防控种植标准,并对当地种植大户开展培训,在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对黑土地的有效保护。在黑土地土壤改良方面,建议打造秸秆炭化工厂,借助秸秆炭化设备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碳肥,既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吸附重金属。秸秆炭化工厂预计年炭化秸秆4万吨,产生物炭1.8万吨(市场价每吨8万元),用于生产炭基肥,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同时,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按照每亩地每年施用1吨、连续使用5-10年的标准,第一年示范10万亩,十年内完成全市504万亩耕地示范。此外,建立海伦水稻、大豆、玉米等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各1万亩,切实提升农产品品质,保护黑土地。
二是成立绿色防控产业(海伦)发展研究院,推行农业企业绿色发展质量管理体系、绿色防控种植标准。每年在当地开展1000人次的培训,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教会新农人运用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生物技术替代化学种植技术,种植出高品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农业技术人才支撑,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为农业三产融合奠定基础,助力实现绿色发展“2H+6”目标。
三是搭建绿色防控监测体系,聘请专业绿色防控技术人员,建设检测中心,配备场地、仪器设备及检测人员。投入绿色防控技术人才,为海伦市监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草害、营养、土壤环境等问题,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鉴定、土壤问题监测,实现农业种植数字化。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