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模式”探索普惠金融破局之道

  农金网北京讯(农村金融时报 记者郑源源)6月2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新华通讯社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建设银行、平安普惠联合主办的“2019普惠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在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普惠信贷聚合模式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行业依然存在结构性空白市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自营就业者和生产性农户等群体的信贷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些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有共同点:需求多元、地域分布广泛且分散、风险复杂且识别成本高以及金融素养参差不齐等特点。与之相对的是单一机构往往囿于业务范围、客群偏好、风控技术、服务网络、资金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难以同时兼顾专业化、规模化和风险可控三个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聚合模式”应运而生。《报告》将聚合模式定义为将普惠信贷中的环节拆分解构,形成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等独立的业务“节点”,进而依托金融科技搭建统一平台,将在不同节点上各有所长的机构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生态体系的普惠信贷业务模式。

  据介绍,该模式的价值就是将优势资源整合,重塑信贷服务的供给方式:将结构复杂的信贷业务链条拆解,引入在各个细分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弥补业务短板,促使整个供给体系能够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向长尾人群提供产品合理、价格可承担的普惠信贷服务,真正意义上化解小微、“三农”人群的融资难题。

  “平安普惠就是聚合模式的代表,我们正在和平安集团内的其他公司一起,和集团外的银行、保险、还有具备特定能力的非银机构一起,为线下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自雇人士提供借款服务。我们发现,这种聚合模式很好地连接了金融资源和小微人群,对于解决线下长尾客群的问题特别有效果。目前,我们已经服务了超过1000万的客户,他们主要都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安普惠董事长兼CEO赵容奭介绍。

  据悉,2018年起,平安普惠探索“三农”信贷的商业可持续模式,将农村普惠金融布局不断趋向纵深化发展,与长期扎根农村的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及其他专业机构协作,推出面向“三农”的低息借款产品,帮助当地农民返乡创业、扩大生产。经过不断的探索,与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三农”低息借款产品于今年初正式实现了放款。低息“三农”产品充分发挥了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长期服务农村基层的优势,降低了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同时还分散了信贷风险,实现了成本和风险的“双降”,有效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及支持。

  在本次论坛现场还举行了平安普惠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捐赠仪式,捐款将用于“@她创业计划——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向农村妇女的创业和就业项目提供免息贷款。

  作为该项目的受益者,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乌仁也来到大会现场,分享了她的创业经历。她曾在平安普惠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获得免息贷款,将鄂温克民族手工艺品生意越做越大,也带动了全旗70多个贫困户一起脱贫。

  在此次论坛中,平安普惠还与海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市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低息“三农”借款产品即将在海南、遵义落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