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社融增量超预期透露出哪些信号?

  农金网北京讯(农村金融时报 记者李林鸾)昨日,央行公布2019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4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8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都超出了市场最乐观的预期值,也是5年来同期的最佳表现,存量社融增速大幅回升至10.7%。

  “应该说,这一次的金融数据,让很多人对经济是否会企稳、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效率如何等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因为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3月份的数据都给出了一份很好的答卷。”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分析表示。

  流向企业信贷融资占比达到77.1%

  具体来看,2019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29万亿元,同比多增1.44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241亿元,同比少增251亿元;委托贷款减少2278亿元,同比少减103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836亿元,同比多增10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049亿元,同比多增82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71亿元,同比多380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5391亿元,同比多462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31亿元,同比少752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8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7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83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879亿元。

  李奇霖认为,从驱动力上来讲,企业这一端的数据表现出色,是过往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落地见效的结果。在他看来,这得益于今年财政支出前置,发力更早;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后顾之忧,先是降准、定向降准给银行释放稳定的长期资金,帮助银行降低负债成本,补充负债,然后再推出CBS帮助银行解决资本金问题;再放宽对普惠金融小微企业的不良容忍度缓解监管压力。

  数据同样显示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增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一季度,流向企业部门的信贷融资占比达到77.1%,较去年同期的61.6%大幅提升,显示出2019年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持同样观点:“3月社融增速逐渐企稳回升,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实体流动性正在修复

  同时,3月末,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也反映出实体流动性正在修复。此外,融资显著增加也推动企业现金流状况改善,3月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末高2.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9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1733亿元。

  “M1与M2大幅反弹,实体流动性正在修复,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在好转。”李奇霖分析认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具体分析,3月份M2创下2018年3月以来最高增速,主要因为3月份外汇储备规模继2018年11月以来取得“五连升”,有利于流动性投放;财政支出加快,货币投放提速;信贷增长较去年同期加快,派生能力增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能理解为央行“放水”。联讯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张德礼说:“去年以来,央行连续降准,向市场释放了流动性,这是社会融资改善的重要条件,但更为重要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类宽信用政策配合让钱从金融体系流向了实体经济。但不能据此认为央行‘放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