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短视综合症

[CropImg]NJ0324_1.jpg

三国魏·邯郸淳 《笑林》:“甲乙相斗,甲啮落乙之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啮落。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啮之乎?’甲曰:‘他踏床上就可啮之。’”

从踏床啮鼻的故事可见,强词夺理之人自古便有之。而如今,这项“技能”似乎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专利了。前不久,丁先生到南京中央路河路道附近一银行自助区存款,因操作失误,一万元被机器吞了,当即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被告之要等两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好。可他心里不踏实,报警求助也无果,便想出一招,换个电话致电客服,假称机器多吐三千,5分钟后客服便赶到了。对此,银行解释是,吞了客户的钱,这钱在机器里还是安全的,但机器多吐了钱,就会影响现金安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照这家银行的逻辑,个人即使被吞掉了一万元也应当气定神闲地在家等消息;而日进斗金、财大气粗的银行要是多吐了三千元就会蒙受无法弥补的损失,且那个取款者就必定会挟款潜逃?试问自许霆一案后谁还有胆量多拿银行的钱。分明是银行自己出了“洋相”,却还要强词夺理。

客户的钱少了就过几天再说,而银行的钱少了则十万火急。难道银行的利益就重于泰山,而客户的利益却轻如鸿毛?长期以来,即使饱受诟病,一些银行仍然对于自己那套“宽于律己、严以待人”的“浅规则”乐此不疲,那句“离柜概不负责”更是被奉为“免死金牌”,随时要被搬出来用。服务理念的落后,反映在银行总是“情不自禁”地将客户利益放到自身利益的对立面上。而随着未来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充分,那些一味地妄顾客户的利益,患上了“短视综合症”的银行终将作茧自缚。

实际上,“宽于律己、严以待人”的现象在农村金融中亦有所存在。一些农村信用社往往只看重自身利益,不顾自己“支农主力军”的身份,盲目追求大客户和大项目,而对于真正需要得到扶持的农户,却设置了重重关卡,以至于涉农贷款经常出现诸如贷款难、贷款期限短、利率上浮大等问题。中长期来看,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一方面,农信社在与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没有丝毫优势,最终只能折戟而归;另一方面,原来作为优势客户的农户这时却或已转投他人怀抱或已惨淡收场。到头来,西瓜和芝麻全丢了。

“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古人之言,今当足鉴。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将眼光放长远,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双赢,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