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石楠坤
近年来,农发行江西乐平市支行全力配合当地政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打造“农地银行”特色品牌。近日,该支行成功获批全省系统内首笔、采取公司自营模式运作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贷款2.4亿元,用于支持2023-2025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整体立项分年度实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上级财政拨补资金和专项债资金,在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债融资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该支行主动对接政府高层及农业部门,在上级行指导下开展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投融资模式创新,以政策性金融资金代替发债资金。
据悉,为加快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立足现代化农田建设目标要求,该支行主动征求地方政府及农业农村局意见,科学设计2023-2025年度的三年融资方案。该项目采取整体立项、分年度实施的融资模式,一次性解决了三年项目建设的融资难题。
通过走访当地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该支行梳理出近三年资金到位情况,上级财政资金到位比例约为42.5%,故本项目资本金比例采用42.5%的标准,若还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部分,由借款人通过自筹资金解决。
“高层专班”打通沟通协调渠道
该支行加强高层营销,与地方政府、农业农村局及平台公司对接合作,打通政银企合作通道,择优筛选承贷主体,经过考察选择具备成熟产业体系和收购资格的主体;深化上下联动,邀请省行前中后台现场把脉问诊,细化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金融服务方案,提升信贷政策匹配度;成立以省分行产业客户处牵头的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专班,强化内外协同,多次召开项目协调会,疏通办贷过程中的堵点、难点。
“产业优势”挖掘项目现金流
立足优势,加强创新。该支行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统筹方法,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动形成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探讨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试点方案,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经过现场调研和走访,该支行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上下游产业”可行性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借款人的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和引进以色列的技术服务,出售优质稻种给种粮大户,扩大水稻良种秧苗商品化供给覆盖面,稻谷成熟后再由借款人集中收购,有效解决农户育苗难、成本高、质量差和农民种粮收益难以保证的难题。
该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身收益+企业综合收益”作为项目还款来源,通过引入借款人的股东按年注资作为还款来源的补充,提升了借款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和还款能力。
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借款人将以市场化运营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经营和产业导入,借助自身以高校、科研单位为重点的协同体系,完善的育种体系、稻谷销售产业体系,提高农田经济效益,通过打造区域农业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前后端延伸,推动稻谷良种推广、产业增效,维护粮食市场稳定,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项目的实施,可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筑牢乡村振兴的“耕”基。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