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银行 > 正文

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支持大余烫皮香飘全国

2025-09-19 11:35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网 

    本报记者 郝飞

    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青龙镇平岗村的空气里浮动着清甜米香。走进大余县鸿发烫皮厂,蒸腾的热气裹挟着浓郁的客家风味扑面而来,工人们将米浆均匀铺展在滚烫的铁锅上,转瞬便制成薄如蝉翼的烫皮。

    这片浸润着千年客家文化的土地,凭借优质食材孕育出的大余烫皮,有着“柔韧透香、薄可透光”的特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余烫皮承载着千年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镌刻在记忆里的乡愁。从传统集市到全国各地的餐桌,这份古老风味的每一次飘香,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而在其发展的背后,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及下辖分支行以金融之力注入动能,让这份传统美味在新时代“烫”出新生机,铺就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新画卷。

    百年技艺遇困境

    手艺人坚守待转机

    传承人梁飞自幼跟随祖辈研习烫皮制作,每日破晓前便开始浸米,常年浸泡米浆的双手,冬季冻得通红皲裂,夏季泡得发白起皱。梁飞自2008年接手家传作坊后,他与妻子每日在灶台前烟熏火燎十几个小时,产出的烫皮却不足百斤。为了打开销路,他们肩挑竹篓、跋涉山路,赶圩叫卖,单日最高销量也就几十斤,梁飞一度想放弃这项工作。

    传统的石磨工艺效率低下,手工操作品控难,导致产量难以提升、市场拓展乏力,大余烫皮在规模化竞争中逐渐陷入发展困局。

    金融力量破局

    传统工艺迎来新生

    邮储银行大余县支行客户经理走访特色产业客户时,来到梁飞的烫皮厂。了解其困境后,客户经理推荐了邮储银行的“极速贷”。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梁飞通过手机扫码申请、上传资料,20万元贷款很快到账。他用这笔资金购置了蒸汽锅炉,建立起首个标准化生产间。

    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烫皮生产实现质的飞跃。米浆的细腻度大幅提升,成品率从原先的60%提高至近80%。梁飞还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湿炒、沙炒、油炸等多种口味,产品销售地域逐步扩大,除在大余本地销售外,还覆盖到附近县市乃至广东等地,实现从“手工作坊”到“特色商品”的华丽转身。

    再获贷款扩产能

    非遗美味火出圈

    2025年春节刚过,大余县鸿发烫皮厂迎来订单高峰。梁飞既惊喜又发愁:惊喜的是烫皮越来越受欢迎,发愁的是现有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关键时刻,邮储银行大余县支行再次雪中送炭,为他提供30万元信贷支持。

    有了这笔资金,梁飞购置泡米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新设备投产后,产量提升近两倍,订单交付周期大幅缩短,美味的烫皮得以更快走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从石磨转动的古朴声响,到现代化生产线的有序运作;从肩挑叫卖的艰辛,到批发热销的繁荣,大余县鸿发烫皮厂的发展历程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金融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邮储银行用实际行动,为非遗美食注入新活力,也为像梁飞这样的手艺人带来传承与发展的新希望。

    近年来,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立足赣南特色,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组织市场对接活动,构建“走访对接、精准供给、高效服务”全链条机制,持续加大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金融支持。该分行通过拓展“线上+线下”服务,开通绿色服务渠道,推行“限时办结”机制,精准满足非遗产业链客群的金融需求,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更多像大余烫皮这样的非遗美食香飘万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