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银行 > 正文

农发行乐山市分行:践行“两山”理念 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025-09-17 17:30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网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葛翔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农发行四川乐山市分行始终秉承“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聚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不断创新信贷模式,持续引金融活水灌溉绿色产业,重点支持林业振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领域,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该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达83.46亿元,正在支持73个绿色项目开工建设,覆盖乐山市11个区县,助力地方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农发行乐山市分行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信贷实践,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路径,以政策性金融力量守护一方青山绿水,助力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胜势。

    初秋时节,乐山市沐川县层峦叠翠、林海苍茫。作为“渝川黔大娄山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林木茂盛、生态禀赋优越。

    然而,沐川县曾属于原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虽坐拥良好生态本底,却因经济基础薄弱、产业支撑不足,导致森林经营粗放、大径级用材林稀缺,森林资源长期“沉睡”,未能有效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其中,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林业提质增效的主要难题。

    面对国储林项目投资规模大、运营周期长的现实,该分行创新运用“林权抵押+”模式,以林下经济收益、油茶以及各类木材销售收益作为还款来源,成功打通“资源—资产—资金”的转换路径。2023年2月,该分行授信9.53亿元贷款,全力支持沐川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期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达12.05万亩,包括营造林10.35万亩、经济林1.7万亩。

    目前,该分行前期投放的4.42亿元信贷资金已逐步见效:一批批新苗扎根沃土,一亩亩林下作物渐次成熟。许多当地林农通过参与造林管护、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修复流域生态 重现碧水清流

    农发行乐山市分行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系统性融资支持推动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

    岷江之畔,溪流纵横。乐山市井研县143条溪流如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其中茫溪河更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曾几何时,反复治理却难见清流的茫溪河,成为群众心中的牵挂。虽然全县已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但管网破损、雨污混排等问题,仍使部分河段承受着污水直排之痛。

    转机出现在2024年。针对井研县水生态治理难题,该分行精准施策,采用“打捆打包”信贷模式,将公益性较强的治水工程与休闲垂钓、特色民宿等收益性项目有机结合,以“肥瘦搭配”实现项目现金流平衡,确保项目可持续推进。

    2024年7月,该分行授信3亿元支持井研流域系统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已投放1.65亿元,重点用于5条河流清淤疏浚、10座水库除险加固和10个污水处理站提质改造。该项目还配套建设“天眼地网”智慧监测体系,布设10座微型水质监测站与20套视频监控设备,以科技赋能流域治理。

    随着治理工程稳步推进,茫溪河流域治理已初见成效。河道清淤疏浚后,水流明显畅通;生态护岸建设,不仅增强了防洪能力,也为滨水景观带建设奠定了基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蓄水能力和灌溉保障水平。这些变化正悄然改善着沿岸人居环境,也为当地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创造了新的机遇。

    赋能特色产业 点绿成金促增收

    在助力“两山”理念实践的过程中,农发行乐山市分行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乐山市沙湾区现代农业园区佛手柑种植基地 沙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万亩佛手柑基地里,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温暖光泽,空气里浸润着沁人心脾的柑香。田间地头,农户们俯身采摘、笑语欢声,指尖流转的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越发坚实的希望。

    沙湾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凭借优越气候与水土条件,正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围绕该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10万亩道地药材产业带的目标,川佛手柑与柔毛淫羊藿这两张“绿色名片”愈发闪亮。

    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2023年9月,农发行乐山市分行授信4.37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投放2.89亿元,专项支持沙湾区柔毛淫羊藿和佛手柑农业种植基地建设。这不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一套系统性的绿色扶持方案:项目计划建设2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配套完善农业设施,推动形成种植、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发展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在农发行信贷资金支持下,该项目坚持“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思路,紧扣“一基地两特色多园区”发展路径,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农业水平。同时,水肥一体化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运用,既保护了农地资源,也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更重要的是,该项目的实施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多元增收渠道。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订单种植等多种方式,农户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多元化挣钱”。“川佛手柑”“沙湾柔毛淫羊藿”等品牌越来越响,群众的日子也如枝头果实,愈加饱满、愈加甘甜。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