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银行 > 正文

农行福建南平分行绿色金融支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9-13 17:16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陈衍水

    素有“南方林海”之称的福建省南平市,生态环境是其最大的优势和最响的品牌,绿色是南平市最鲜明的底色。坚持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南平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近年来,农行福建南平分行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聚焦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旅游等重点领域,通过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加大绿色金融供给,以实际行动为南平市创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增添金融动力。截至7月末,该分行各项贷款余额405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余额40.95亿元,比年初增加7.19亿元。

    “葡”写致富新篇章

    盛夏,南平市松溪县南波湾生态葡萄种植园绿意盎然,藤架上挂满果袋。种植户黄诗旺一边查看果品成熟度,一边指挥工人采摘装箱,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全程绿色种植,控产提质,价格比普通葡萄高不少,客户都抢着要。”

    此前,黄诗旺一直想转型绿色种植、扩大生态果园,却受困于前期投入大、资金回笼慢等原因,改造一直无法推进。“搭建防虫网、引进水肥一体化滴灌、买有机肥,哪一样不需要钱?”他回忆道。

    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农行南平松溪支行客户经理主动走进葡萄园,经过实地考察后,第一时间为其匹配30万元“惠农贷”,支持其开展标准化、生态化改造。

    拿到贷款后,黄诗旺很快完成园区升级:新建高标准大棚,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节水灌溉,并引进阳光玫瑰、浪漫红颜等高端品种,开展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如今,他的葡萄不仅外观整齐、甜度高,更以绿色、安全获得市场认可。今年果园面积扩至原来的近两倍,预计销售收入可实现翻番。

    黄诗旺的转型之路,是农行南平分行支持绿色富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分行紧扣县域农业资源禀赋,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服务主线,全力支持林竹、水果、花卉苗木、畜禽、蔬菜、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截至7月末,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155.57亿元,比年初增加12.93亿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打造生态旅游新典范

    武夷山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福建璀璨的名片之一。武夷山主景区的运营主体福建武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管理提升、资源整合、改革创新,凭借景区的强大客流实力,有效拉动了周边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茶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文旅产业生态。

    农行南平分行与福建武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自1999年起就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6年来,该分行累计为其提供资金40余亿元,深度参与九曲溪生态修复保护、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河道清理等多项环境保护治理项目。

    为助推武夷山实现从“景点旅游”向“景区度假”再到“全域旅游”的华丽转变,农行南平分行为景区量身打造一体化场景服务——“智慧景区”,方便游客便捷购票、智能停车、景区支付等,极大地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据悉,“智慧景区”上线后,已服务客户115万人次,累计销售金额达15亿元,成为武夷山旅游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有林场换“绿装”

    部分国有林场由于林木的生长周期和变现周期较长、森林的抚育和管护成本较高等原因,缺乏用于再生产和产业升级的流动资金。如何在“不砍伐”的前提下让国有林场获得充足的资金,盘活这片巨大的“活体资产”,需要金融机构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记者来到南平邵武市山口国有林场,只见万亩苗木林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绿光,这片昔日“沉睡”的青山,正成为一片丰盈的“绿色宝库”。

    “过去守着这么大的林场却不能进行深度开发、精细养护,只能看着苗木慢慢长大。”林场负责人阮苏国向记者坦言,传统林业开发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森林抚育阶段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农行南平分行主动对接,创新推出“林果贷”融资方案,将林场超2700亩杉木作为活体抵押物,成功为其授信800万元。这一模式创新突破了“必须砍伐才能变现”的传统思维,让静态的林木资源转化为动态的发展资本。

    “我们用这笔资金采购了金线莲、铁皮石斛、黄精等名贵中药材种苗,准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阮苏国介绍,在金融助力下,林场不仅实现了产业快速升级,还带动了周边百余名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通讯员刘木香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