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余连斌
一直以来,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质效。
该分行是如何立足地方实际、落实落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就有关话题与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云鹏进行了访谈。
记者:《意见》出台有何重要意义?
李云鹏:主要有五个意义。一是推动金融支农从“输血”向“造血”机制转型。《意见》首次以“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为核心导向,突破过去单纯强调“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输血模式,转向通过改革激活农村内生动力。二是筑牢粮食安全金融防线,守护国家战略根基。三是破解农村融资堵点,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四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渗透率。五是强化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记者:《意见》要求“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信贷资源倾斜”“加大对脱贫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金融支持”。贵行计划如何优化区域信贷投放结构?
李云鹏:我行针对粮食重点领域、脱贫地区的贷款,将在审批效率、贷款规模等差异化政策方面强化对涉农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重点帮扶地区、粮食安全、乡村产业、文旅产业等领域贷款在全行占比中持续提高;进一步强化涉农重点主体和项目服务,扩大脱贫户、专业大户、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面。
记者:如何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适配的融资方案?
李云鹏:对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如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提供适配的融资方案,需结合“技术密集、周期较长、风险较高、场景特定”等特点,从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服务模式等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加大对技术研发与转化的融资支持,允许以专利、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二是适配智慧农业与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化方案,例如,设备升级融资、数据资产融资产品;三是支持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项产品;四是创新风险分担与增信机制;五是优化服务与配套支持,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设置宽限期,或者按项目现金流、收入等制定弹性还款计划,避免还款期限与客户资金回笼错配的问题。
记者:《意见》要求“积极谋划过渡期后的金融帮扶机制”。对此,贵行有何考量?
李云鹏:切实扛牢金融服务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持续稳步提升涉农贷款达标支行数量。我行将更加聚力做好面向脱贫人口的精准支持力度,确保不发生因贷返贫、因贷致贫问题,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尽到农业银行应有责任。坚持力量增配和科技赋能“两条腿”走路,切实提升服务农户的整体水平。加强法人涉农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加大对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客户贷款投放。持续延伸乡镇金融服务渠道,提升惠农通服务点效能,优化乡镇网点布局,提升乡镇网点辐射作用,培育手机银行使用习惯,多措并举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触达能力。
记者:希望监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在哪些方面提供配套支持?
李云鹏:希望在政策扶持、风险防控、数据共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一是在政策扶持方面,希望加大涉农贷款奖补力度、给予高科技业务利息贴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二是在数据共享方面,希望整合农业农村相关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希望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明确建设规划和项目清单,方便银行精准对接融资需求。
记者:下一步,贵行在乡村振兴领域的重点突破方向是什么?
李云鹏: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的主责主业,农业银行“姓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银行的一贯要求。我行将持续拓展“三农”服务的广度、深度,进一步巩固提升我行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地位和形象。一是增强服务能力,织密立体化服务网络;二是增强创新能力,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支撑体系;三是增强风险合规管理能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四是增强品牌建设能力,展现“金融为农”的形象。
(通讯员王瑞对本文亦有贡献)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