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在闽北浦城县的山坳里,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石蛙的鸣叫声在山谷间回荡,号称“虫蛙司令”的罗文花已经踩着露水钻进她的黄粉虫养殖基地,指导工人对黄粉虫进行筛检、换盒、称重……这个曾在上海务工的农家女,如今已经成为带动百余名村民增收致富的“巾帼榜样”。而这场蜕变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
2018年,罗文花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带着多年务工积蓄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
在养殖石蛙的姐姐引荐下,她开始接触黄粉虫养殖项目。黄粉虫既是石蛙的优质饲料,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创业的路远比想象中的难。罗文花东拼西凑,加上夫妻打工两年多的积蓄,才凑足400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厂房,正式踏入特色养殖行业。
创业路上,罗文花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不服输的韧劲,养殖黄粉虫事业不断升级、不断突破。为了破解冬季产品供应难题,她研发黄粉虫烤干深加工产品;为拓宽销路,她主动开拓花鸟市场渠道;为延伸产业链,她规划建设1万余平方米的石蛙养殖场,走“养殖+加工+多元销售”发展模式。因出色的创业成果和对当地产业的带动作用,她当选为水北商会副会长县女企协副会长,荣获“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成为乡亲们眼中的“巾帼榜样”。
就在事业扩张的关键期,资金周转却卡了壳。农行南平浦城支行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为其办理了专门针对农户的信用贷款“惠农e贷”20万元。
“从申请到放款没几天,手续简单、到账快,正好用在黄粉虫烘干设备采购和石蛙养殖场基建上,真是帮了我大忙。”罗文花开心地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农行南平浦城支行客户经理前往罗文花的养殖场了解黄粉虫养殖情况 占晓璇/摄
金融活水注入,事业愈发兴旺。如今,在罗文花的养殖场,石蛙池已经扩建到了一万多平方米,烘干车间的流水线每天能加工上百斤的黄粉虫,仓库门口的地图上用红笔圈出七个县市的花鸟市场——那是她这些年背着样品包一家家跑出来的销路。
更让人暖心的是,罗文花不仅实现了个人创业梦,还吸纳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其中,脱贫户李娟(化名)便是受益者之一,其丈夫身体不好,家里仅靠几亩水稻生活,现在每个月能从养殖场领到工资3000多元,还能兼顾家里的孩子、老人,不仅顾家还能增收。在带动村民务工增收的同时,罗文花还请村里的村民代种并统一收购养殖黄粉虫所需要的瓜果蔬菜等原材料,为乡亲们开辟额外的收入渠道。
山风穿过养殖场的钢架棚,一股温热微甜的麦糠香气扑面而来。这香气里,不仅凝聚着罗文花从务工者到“虫蛙司令”的蜕变历程,也孕育着李娟这样的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更饱含着金融活水浸润乡土、助力巾帼事业璀璨绽放的深情。
在金融活水的支持下,类似的“巾帼创业故事”还在闽北大地不断上演。近年来,农行南平分行深耕“三农”,以“惠农e贷”“富民贷”等优质产品为农村创业者“输血、造血、活血”。截至7月末,该行农户贷款余额61.8亿元,比年初增加6.28亿元。其中,为108位像罗文花这样的“巾帼创业者”提供8200万元信贷支持,让更多女性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让更多像罗文花这样的‘巾帼创业者’沐浴金融春雨,让创业之花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开得更艳。”农行南平分行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通讯员刘木香、占晓璇对本文亦有贡献)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