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立青拉木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这片热土正焕发勃勃生机,不仅是城市人寄托乡愁的美好田园,还日益成为年轻人追寻创业梦想的新天地。
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腊普河畔,90后夫妇和泽丽与和胤的故事便是新时代年轻人投身乡村、筑梦田园的生动写照。在农行迪庆分行的金融支持下,他们的“逸乡里”民宿为迪庆文旅画卷增添了一抹亮色。
农行迪庆分行金融支持的“逸乡里”民宿 通讯员余绘良/摄
“让腊普河的水,托起我们的振兴梦”
清晨,一缕曦光穿透云层,洒向错落的金色田地。腊普河畔,袅袅炊烟从散落的傈僳屋舍升起,弥漫着乡野特有的清新与恬淡。这里,时光轻缓,人文醇厚。作为维西县塔城镇熠熠生辉的旅游名片,启别村谱写着发展的新篇。
2014年大学毕业后,和泽丽回到维西县城工作,与同样心怀乡情的和胤相识相知、喜结连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点燃了夫妻俩深藏的情怀。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又有经验,为什么不回去试试?”丈夫和胤的提议,瞬间扣响和泽丽的心弦,那份对故土的眷恋瞬间升腾为扎根乡土、建设家园的炽热梦想。
“好!就在咱启别村老宅基上开民宿,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逸乡里’,安逸的逸,故乡的乡,心之所里的地方。”2022年初,夫妻俩毅然辞去县城工作,带着积蓄和满腔热忱返乡创业。
“要让腊普河的水,真正托起我们这代人的振兴梦。”和泽丽的话语坚定有力。
“农行支持‘及时雨’,让梦想照进现实”
回首创业路,并非坦途。为打造心中的理想民宿,从方案策划到施工,夫妻俩几乎每天住在“工地”,原本计划将老宅改造成7间观景民宿,却在施工3个月后陷入窘境。仿古木构造价超预期、太阳能空气能系统资金缺口大,工程几近停滞。
“那段时间,我们整夜对账,连预备发展养殖的资金都垫进去了,焦虑到睡不着。”和泽丽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农行迪庆分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走访中。在了解到他们的困境后,农行迪庆分行工作人员立即上门对接,快速为其办理30万元“惠农e贷”,高效精准的服务如同“及时雨”,不仅解了他们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更是点燃了希望。
农行迪庆分行工作人员做贷后回访 通讯员余绘良/摄
历经一年多的精心打造,2023年4月,“逸乡里”正式建成营业。民宿内设置茶室、餐厅、会客厅及室外泳池等多个功能区,巧妙地将傈僳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既留存了传统文化的韵味、让乡土记忆得以延续,又展现了现代生活的便捷舒适,每处细节都彰显出民宿主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与极致追求,让宾客在享受高品质住宿体验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是农行的支持,给了我们不断向前的勇气!”和泽丽满怀感激地说道。民宿运营两年多来,口碑与效益双丰收。仅2024年暑假期间,民宿营业额就达9万元;今年“五一”假期,民宿收入超3万元。更可喜的是,民宿配套的农事体验、手工制作等活动,已直接带动周边6户村民实现增收。展望未来,她信心十足:“明年计划开发露营基地,打造腊普河‘慢生活圈’,让‘逸乡里’惠及更多乡邻。”
截至目前,农行迪庆分行已向塔城镇487户累计投放农户贷款8512万元,依托“惠农e贷”“乡旅贷”等产品,构建覆盖文旅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让地方文旅“出圈”之路越走越宽。
下一步,农行迪庆分行将持续聚焦年轻人创业群体,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让更多青春梦想,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生根发芽,共同绘就“产业兴、人才聚、乡村美、百姓富”的振兴新图景。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