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肖子璇
农发行四川德阳市分行深耕川西沃土,以粮棉油全产业链为轴、以产融创新为墨,在“成渝粮仓”核心腹地谱写服务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十四五”以来,该分行通过创新模式、深化合作,累计投放86.03亿元贷款构建粮棉油产购储加销“五位一体”服务格局,让千年蜀粮古道焕发现代产业之光。该分行全链协同促振兴,累计投放各类信贷资金267.69亿元,谱写服务乡村振兴壮美篇章。
农发行德阳市分行支持的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项目 农发行德阳市分行供图
粮安为基守阵地服务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版图中,农发行德阳市分行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体系:全力助力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拓展“产购储加销”“水地种资技”全链条服务;全力保障粮油购销储资金供应,发挥粮油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客户全天候收购结算需求,坚持实行网银“5+2”“7×24”运行服务全周期机制;以“粮安天下”为己任,围绕粮食保根基,聚焦粮食收储、仓储建设以及加工、流通环节,服务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构建“从田间到舌尖”全要素服务体系。
“十四五”以来,该分行向22家重点粮企累计投放粮棉油贷款16.23亿元,支持建成现代化粮仓30万吨,收购小麦、稻谷等各类粮食共计25.3万斤,市场占有率达72.11%,助力“中江挂面”“罗江菜籽油”等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产能翻番。
多链融合织锦绣筑牢“天府粮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发行德阳市分行以“强链、延链”融合为着力点:在强“主链”拓“支链”上下功夫,政银企联袂,积极宣介农发行信贷政策,持续强化高标准农田“主链”建设,协同拓展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支链”发展,助推地方政府政策和农发行信贷政策同向发力;在延“短链”、接“长链”上提质效,紧跟德阳耕地“1+4+1”“非农化”“非粮化”政策导向,以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为筑牢“天府粮仓”奠定“耕基”。“十四五”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农地贷款54亿元,支持复垦耕地57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6万亩。
同时,该分行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实现项目区内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不降低。作为“四川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该分行成功授信22.8亿元支持德阳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创新推出“土地整治+”融资模式,运用“全域整治+耕地保护”“全域整治+特色产业”“全域整治+区域发展”,累计向国家级试点项目——罗江区金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投放7亿元信贷资金,让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让土地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
区域协同发展产融创新向未来
农发行德阳市分行全力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现代种业、农机装备支持力度,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获批农业科技贷款并投放资金用于优质粮油基地建设项目,重点支持旌阳区油菜籽种业基地建设和种业培育,有效提高区域农业整体质效,释放农业生产新动能。主动探索融合路径,投放6900万元支持引入土壤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通过运用农业关键应用技术,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等高端农业机械,加速科学技术向农业渗透。“十四五”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2.9亿元,助力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
该分行积极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运用供应链金融推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仓储设施等产业融合全流程金融服务,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产融创新成果转化,将“粮油基地+辅助设施”形成可行性融资方案,全力支持建设四川首个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投放1.42亿元贷款助力广汉天府粮仓核心区优质粮油基地10万余亩建设,引领全省粮食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十四五”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9.5亿元贷款,支持粮食仓储建设、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等领域。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农发行德阳市分行将继续以粮棉油全产业链为支点,以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在新时代“天府粮仓”建设中显现政策性金融的担当。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