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银行 > 正文

农发行四川平昌县支行贷款余额首次突破70亿元

2025-02-14 16:29  来源:农金网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杨皓程

    日前,农发行四川平昌县支行贷款余额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达71.43亿元,用生动实践诠释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干担当。

    近年来,该支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坚守“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初心使命,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为己任,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平昌县域实际,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助推县域乡村振兴。

    服务粮食安全 让百姓“手上有粮,心中不慌”

    农发行平昌县支行始终把粮食信贷业务作为重中之重,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全行上下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为解决收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农村百姓“卖粮难”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全力保障粮食收储。

    为发挥粮食收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该支行早调研、早对接、早预测、早着手,多渠道了解本地粮食种植和市场情况,积极与粮食主管部门、收购企业对接,及时跟进粮食企业收购资金需求。同时,该支行安排粮油专职客户经理全力对接,开通办贷“绿色通道”,疏通堵点、难点,提前开展贷款申报前期资料收集,提早做好评级授信、贷款申报、贷款审批及放款工作。

    截至目前,该支行已向3家粮食企业投放贷款1.9亿元,有效满足粮食企业收购资金需求,切实做到“钱等粮来”。

    着眼地方产业 让百姓“兜里有钱,心怀希望”

    近年来,农发行平昌县支行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强化支持平昌青花椒、中药材、地方肉牛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一提到平昌县主导农业产业,首先想到的就是花椒,“平昌青花椒”现已成为平昌又一地理标志产品。

    “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离不开农业产业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将全力支持贷款发放。”为充分利用平昌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资源,用好用足政策性银行信贷政策,按照“平昌青花椒”产业链发展思路,该支行充分结合县域实际,在初步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及融资计划后,迅速启动办贷程序,成立项目小组,加强纵深联动,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同时提高办贷效率,努力实现项目早审批落地、早投放见效。

    截至目前,该支行成功获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青花椒贷款项目2个、金额5亿元,已累计投放贷款2亿元,助力擦亮“平昌青花椒”特色品牌。

    聚焦县域发展让百姓“脚下有力,步步生花”

    平昌县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加之境内山高地险、沟壑纵横,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在了解到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企业有资金需求后,农发行平昌县支行主要负责人主动开展高层营销,多次与平昌县发改局、县交通部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沟通对接,围绕项目制定专项融资方案,由专人负责收集放款资料,用好用活信贷政策,着力解决农村交通瓶颈。

    截至目前,该支行已重点支持平昌县镇龙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平昌县青云等乡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累计获批贷款5.4亿元,累计投放3.11亿元,惠及27.4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深耕绿色沃土 让百姓“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平昌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家规划的“鄂渝川陕甘秦岭大巴山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县。

    近年来,农发行平昌县支行牢牢抓住县域区位优势,以“两山”理念为指导,秉承社会责任和政策性金融担当,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积极对接项目业主,用心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省市县三级行高效联动,为相关项目开启绿色贷款通道,全力疏通贷款流程堵点,跑出农发行“加速度”,切实保障信贷资金高效落地,为县域持续注入“绿色活水”。

    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支持绿色信贷项目19个,聚焦水环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国家储备林建设、和美乡村建设、肉牛产业发展等多项建设内容,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0.1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31.67亿元。

    站在新起点上,作为承担服务“三农”、支持农业现代化、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该支行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三农”重点领域,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实践,为全面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