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河南讯(记者 王松 通讯员 王凡星)秋意盎然的河南大地,仿若一幅绚丽多彩的丰收图卷徐徐铺展。在这丰收的背后,金融的力量宛如潺潺清泉,为乡村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始终坚守初心,以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为使命,凭借广泛分布于城乡的网点以及深入县域的设备人员,如及时雨般将金融服务播撒至每一寸土地,润泽万千农户,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蓬勃发展。
聚焦粮食安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濮阳县户部寨镇的粮食收购商郭盼云,每到秋收时节总是忙碌又焦虑。今年,由于夏季收购小麦时资金投入巨大,且销售回款未完全到位,面对即将到来的秋粮收购,资金缺口让她心急如焚。幸运的是,邮储银行濮阳县支行的信贷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她的困境,迅速为其推荐了“粮食收购贷”这一专属产品。短短2天时间,200万元资金便顺利到账,让郭盼云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
为确保粮食收购资金的充足供应,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积极优化业务流程。针对收获季用款集中且时间紧迫的特点,大力推广线上产品,如产业贷、极速贷等,让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贷款,真正实现“钱等粮”。同时,不断创新产品体系,推出“粮食收购贷”,涵盖纯信用、强抵押、弱担保等多种模式,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此外,围绕粮食核心企业,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和资金链服务,以全方位、穿透式的链式服务为河南粮食产业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助力特色产业激发地方经济活力
特色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璀璨明珠,也是农民致富的有力引擎。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精准施策,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产业,以金融之力助力产业之花绚烂绽放。
在兰考县,果粮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豫兰红”红薯声名远扬。负责人张世坡带领村民打造了一条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年育红薯苗8000多万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根据其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量身定制专属业务方案,为其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豫兰红”红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该行秉持“一产业一方案”的理念,深入调研各地特色产业,为辖内众多特色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农业种植,还是厂房车间的农产品加工,邮储银行的金融活水都在源源不断地流淌,激发地方经济的无限活力。
构建信用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下沉
在洛阳市栾川县龙潭村,种植大户老杜望着漫山遍野茁壮成长的山茱萸,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激。曾经,因缺乏抵押物,资金短缺成为他扩大种植规模的最大阻碍。邮储银行栾川县支行主动上门服务,通过评定信用户,为老杜授信20万元。这笔资金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他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深刻认识到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积极与村委合作,深入开展信用知识普及活动,组织多场推介会,广泛采集村民信息,评定信用户、建设信用村。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信用村5万个,评定信用户超70万户,构筑起坚实的农村信用基石。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题,还推动金融服务模式从被动等待向主动授信转变,实现了金融服务的精准下沉。
支持文旅产业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机遇,积极投身于乡村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中。
石板岩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倚楼听泉民宿的老板韩海涛,在民宿升级改造时面临资金压力。邮储银行的“民宿贷”如及时雨般降临,50万元贷款助力他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民宿,提升了游客体验。
该行推出的“民宿贷”产品,专为景区周边农家宾馆经营者量身定制,单笔最高可贷300万元。在洛阳、焦作、新乡、安阳、济源等地,这一产品已累计发放超10亿元,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乡村绘就出一幅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的美丽画卷。
未来,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将持续深化金融服务三农领域的力度。聚焦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大对现代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及特色产业的信贷投放,让金融甘霖如春风化雨,滋养广袤田野,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共同谱写丰收年景的壮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