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银行 > 正文

漓江之畔的数字金融潮——广西漓江农合行赋能乡村振兴与新质生产力探索纪实

2024-11-06 15:22  来源:农金网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韦安源 陆海明

    近年来,广西桂林漓江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漓江农合行”)以“12365高质量发展规划”为主线,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数字转型,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以数字金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滋养新质生产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

    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漓江农合行加强数字化转型发展和智慧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新科技与传统服务的整合优势,进一步提高全行信息化建设水平,并完善科技设备布设,加快实体网点转型,推动智慧网点建设,全面打造“互联网+金融”模式,为客户提供智慧银行新体验。

    一方面,该行在36个营业网点全面布设智能柜台等自助设备,并依托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上线“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桂盛聚财集团账户管理、“桂盛市民云APP”等金融科技项目,提升金融服务效能,让更多地方百姓享受“零距离”智能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该行大力发展电银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着重推广手机银行、云闪付、农信易扫等电银产品和信用卡产品,满足客户各类金融需求,快速拓展和持续巩固零售市场份额。同时,该行坚持让利于民,免收贷款评估费、抵质押登记费、电子银行转账手续费等10余项费用。

    截至今年9月末,漓江农合行累计发行借记卡89.79万张,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通65.62万户,发行信用卡5.97万张,布设各类自助设备352台,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提升至98.32%。该行通过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桂盛富民平台及互联网贷款平台发放个人贷款7175户、9577笔,累计9.69亿元,贷款发放户数和余额分别占当年个人贷款投放的93.64%和81.82%。

    破解“三农”融资痛点

    乡村要振兴,首要问题就是解决“钱从哪里来”。

    漓江农合行借助大数据模型对乡村主体全面评估,可以实现“即时放贷”,并通过数字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乡村主体融资期限、还款方式上的不同需求,该行还提供随借随还、先息后本或分期付款等个性化融资方式,更好地匹配“三农”领域“短小频急散”的资金需求特点。

    该行依托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智能信贷系统和智慧金融平台建设,推出“线上贷款,一码通办”模式,线上贷款最快可实现9分钟授信、1分钟放款到账。同时,该行采取“线上贷款一码通办+贷款预约线下快办”方式,结合网点营业服务与银行上门服务,全面提升办贷效率及金融服务能力。

    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型和实际用途,该行推广应用好“工薪贷”“企税贷”“富民贷”等12个线上信贷产品,并新增“新易贷”“桂林米粉贷”两个信贷新产品,营销服务好企业及个人。根据支农支小金融服务特点,该行研发出“乡村振兴贷”“果蔬贷”“花卉贷”等适应市场发展的特色普惠金融产品。

    为发展普惠小微等零售业务,该行通过开展专业市场(产业园区)攻坚活动,充分发挥地方银行“点多面广”优势,为专业市场制定专属零售服务方案,支持市场中的零售和批发商户做大做强。

    金融活水润泽城乡

    漓江农合行始终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和金融服务全链条,加快数字银行与数字经济建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该行以科技赋能和智慧银行全力支持广西首家汽车智慧园区建设。该园区将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力底座,结合企业服务、后勤管理与金融服务,打造“1+N”智慧园区运营管理统一平台。

    该园区能为园区企业、商户打造高效的安全环境,为入园消费者提供智慧便捷的汽车服务及优质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该系统有望推动桂林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成为新质生产力创新“加速器”,合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及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漓江农合行将持续深化数字转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支持桂林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版权所有  农金网
农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814301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