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文化 > 正文

舞龙灯

2019-03-10 17:32  来源:农金网 

  母亲说今年春节村上会舞游龙。女儿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又缠着我说了一些舞龙灯的掌故和趣事。

  在我的老家——雪峰山一带,过年有舞龙灯的习俗。龙灯有黄龙和游龙之分。白天舞的是黄龙,夜间舞的是游龙。游龙扎制复杂,阵势宏大,我已经多年不见。而要观赏和体验舞舞龙灯的那种壮观、那种美艳,要感受和体悟舞龙灯的那种文化内涵、那种独特魅力,那就得看游龙,并置身其中。

  母亲说村上好多年没舞游龙了,今年有了,难得,打赏龙灯时要摆热闹点。正月初一这天,天黑下来不久,我刚在大门口排好桌凳,放好糖果酒水,摆上红包糍粑,就听到“哐、哐、哐”的锣声从山嘴那边飘了过来,接着就看到灯笼拐过了山嘴,一个接着一个。

  弟弟点燃了铺开在地坪边的鞭炮。引路的灯笼鱼贯进了院子。紧跟着引路灯笼的是一面大铜锣,悬吊在杠子中间,由两个人抬着,后面的人边走边有节奏地敲着铜锣。在锣声和鞭炮声中,龙轻盈地飞进了院子。与此同时,说好话的人在一左一右两个人的簇拥下,不紧不慢地走到桌前,朝母亲施过礼,手一扬,随着有人一声吆喝,锣应声而止,而龙则随着舞龙人一声“嗨”,一下竖了起来,舞了起来。只见舞龙的人一下碎步走,一时又大步跑,一时猛地蹲下去,一时又倏地站起来,一时绕着圆圈,一时又走出剪刀叉来……而那龙也是一时上,一时下,一时左,一时右,一时摇头,一时摆尾,一时旋转,一时翻飞……舞出了激情,舞出了花样,舞出一片喝彩,舞出一片叫好。

  灯笼源源不断地涌进院子,院子一时成了灯笼的海洋。这灯笼有扛着的,有举着的,有提着的,有抬着的……有鱼鸟形状的,有鸡狗模样的,也有像南瓜茄子的,像橘子桃子的等等,每个里头都点着一盏小油灯,柔和地亮着白里泛黄的光。而龙里边的灯就多了,从头到尾有数十盏,每一盏灯都是活动的,不管龙是竖立还是横躺,那灯总是垂挂着,灯油不会溢出,更不会倾倒出来。龙和灯都是用竹篾扎成形,用透明的皮纸糊上,有活动的门窗,便于注油,便于修理。龙盘扎在一根碗口粗的长竹竿上,竖起来有好几米高,行走时一般是两人抬着,到了有人家的场院里,或是村口、路口等地在才竖立起来,舞动起来。舞龙既要有力气,也要有技术有技巧。

  说好话的人照常是先夸赞了一番,然后说了一通喜庆吉祥的话,最后表达了对母亲和全家的谢意。他左边那个人数了红包里的钱,又点了摞在桌上的糍粑的数,见他一道过谢,马上边大声拖长了声音说出打赏钱的金额,粑的个数,边在本子上登记好,右边那个人则先将桌上的红包装进挎在肩上的袋子里,再将糍粑往早已放在桌边的箩筐里扫。说好话的人等母亲答谢完毕,朝母亲鞠过躬,手一举,马上有人又一声吆喝,那锣又应声而起,鞭炮随即也响开了。

  灯笼流出院子,流向了蜿蜒的石板路。我接过妻子递过来的灯笼,和女儿等人一起追了上去,一道汇入了灯流之中。

  在苍茫的夜色之下,在连绵的山峦之中,无数的灯笼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闪烁着,飘动着,仿佛就是一条巨龙遨游在天地之间。

  真美啊!女儿一路上赞叹不已。

  站在山坳口,听着隐隐的锣声和一句句暖人的话语,看着一张张映照在灯笼里的笑脸和一个个从容前行的身影,望着那在院落里舞动的游龙和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灯笼,妻子无限地感慨说,这是她头一次见到的最美丽最动人最难忘的景观。站在我身边的村主任爽朗一笑,说是啊,当你置身于这个行列之中,那就不再区分姓张姓李,不再想着谁贫谁富,不再计较恩怨得失,以往的过节会在一笑之中消散,以往的嫌隙会在无声之中弥合,因为这舞龙灯需要的是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

  我想,这舞龙灯舞出的不只是喜乐,也表达了人们对眼前好日子的感恩,更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是舞龙灯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版权所有  农金网
农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