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会同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江苏省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合作银行名单的通知》,正式确定并公布15家贴息合作银行名单。
据记者了解,本次纳入合作范围的银行实现全省服务区域全覆盖,涵盖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银行等15家金融机构,方便经营主体就近对接金融服务。
2025年9月24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财政厅制定《江苏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进一步明确贴息标准与资金流转机制,为银行精准服务设施农业提供清晰路径。
《细则》明确,对符合贴息条件的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当年贷款予以不超过2%的标准补贴,且建设主体当年获得的贷款贴息比例不得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70%,具体贴息标准依据年度相关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安排确定。单户主体最高贴息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年,贴息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下一步,将由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农业农村部融资项目管理平台,及时录入现代设施农业项目融资需求,各合作银行依托融资项目平台,做好项目融资需求对接。
据悉,贴息审核工作由合作银行自主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项目。财政贴息资金实行“先预拨后清算”。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会同江苏省财政厅预拨贴息资金至各市县,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财政部门根据“融资项目库”汇总的项目清单,于财政资金到账60天内预拨贴息资金至各合作贷款银行。银行收到后5个工作日内拨付给贷款主体,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银行直接抵扣应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可以从如下三方面用好贴息政策,全力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一是精准对接项目,加快信贷投放。把贴息资源优先投向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冷链物流及烘干设施等新建、改扩建项目,并对保障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贷款给予优先支持。二是用足贴息规则,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创新与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的联动,放大政策效应。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认为,银行需深化政策研究与落地应用,系统梳理贴息范围、贴息比例、额度限制等核心条款,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制定差异化授信方案,确保资金精准匹配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同时,运用金融科技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在不降低风控标准的前提下,推出额度灵活、还款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精准适配的信贷产品,切实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与成本。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