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刘江川 谢敏
近日,江西省萍乡市“普及人民币知识”巡回文艺演出的压轴场在“中国烟花爆竹之乡”——上栗县的南天广场登场。这场由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主办、上栗农商银行承办的收官之作,为历时一个半月、覆盖五地的系列巡演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文艺演出位于“花炮故里”上栗县,这里有着活跃的民营经济和独特的“一年三节”现金集中发放传统。晚会开场,主持人回顾了此次巡演自安源首演,经芦溪、湘东、莲花至上栗的历程,现场屏幕展示了前四站的精彩瞬间。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致辞时表示:“选择上栗作为终点,意味着我们将最迫切需要的金融知识精准送达最需要它的地方。”
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对巡演系列活动的总结与升华,标志着萍乡市“反假货币文艺轻骑兵”完成了本阶段的使命。
现金使用场景量身定制
节目紧扣需求
针对上栗县现金交易量大、“一年三节”集中发薪的特点,本场晚会精选的节目在经典框架内,巧妙地植入贴合本地需求的金融知识,实现了宣传的精准投放。
在表演中,经典群口相声《百元钞票上的防伪七子》特意加入了针对“新钞、旧钞、破损钞”在不同光线和场景下的识别要点,解答了群众在清点大量现金时遇到的常见困惑。
“以前收现金,总怕收到假钱。看完节目后,心里有底了!”一位当地花炮厂的负责人说道。
深受欢迎的情景剧《钱袋子里学问大》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剧中牛大爷的故事,成为上栗许多小微商户和务工人员的缩影。当剧中金融宣讲员用本地方言讲解“发工资时收了大额现金,该怎么快速查验”时,台下观众感同身受,掌声不断。牛大爷从“收到假币想花出去”到“主动上交”的转变,不仅传递了诚信,更教会了大家在面对同样困境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这些精心准备的节目内容,让整场晚会的反假币知识不再是普适理论,而是直面当地群众“用现多、怕假币”痛点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群众怎么用,我们就怎么教。”
“金融夜市”长效服务
惠民举措落地生根
作为收官之场的特色内容,活动现场还设立了“金融夜市”服务区,将反假知识宣传、残损币兑换、小额零钞兑换等服务进行了场景化展现。
上栗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称,针对本地生活习惯,各银行网点已建立节假日现金服务保障机制。希望通过今晚的活动,让“金融夜市”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护航当地经济发展。
据统计,本场活动共接待市民咨询超200人次,兑换残损币3000余元,发放宣传品500余份,服务成效显著。
“系列巡演虽已结束,但金融为民的服务没有终点。”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巡演中的优秀节目与宣传模式固化下来,结合“金融夜市”等长效服务机制,持续守护群众的“钱袋子”,为萍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