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科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却常常因轻资产、高风险等特征面临融资难题。
“从去年开始,我行就深入推进‘金融助科创驱动新发展’专项行动,促进地方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金小平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我们牵头出台《宁波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和《银行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效果评估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和质效。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支持。”
据统计,2024年全年,宁波市金融机构累计为当地1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6700多亿元。
宁波丞达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丞达精机”)获得金融支持,正是这一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
“我们公司是做高端智能装备的,所以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丞达精机总经理付丞告诉记者,该公司研发团队占比超50%,拥有63项专利,技术实力雄厚,自主研发的黑物超声波自动振落摆料设备良率达99.7%,打破国外垄断。
2023年,丞达精机销售额达1.01亿元,利润2829万元。2024年,公司因研发投入增多及新项目建设投资,出现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余姚农商银行多次对接企业,推动“知产”变“资产”。
“我们很看好该公司所在行业,该公司技术人才占比非常高,所以这几年我们坚持给予支持,让企业安心投入发展。”余姚农商银行副行长徐文元向记者表示,“我行将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等纳入担保范围,从技术先进性、市场潜力、维护成本等维度量化专利价值,并依托宁波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智能工具,为其核定质押额度。”
截至目前,丞达精机在余姚农商银行总融资已达1.01亿元。
支持科创企业永不止步。今年,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组织开展宁波“金火炬”科技金融专项行动,力求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平均增速持续保持在20%以上,科技贷款余额突破5500亿元,“金火炬”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协议签约3000家,基本形成股权、债权、保险、担保等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为实现这一目标,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陪伴的新型银企关系,对科技型企业提供初创期“扶持”、成长期“陪跑”、成熟期“伴飞”的金融服务,创新“甬新贷”“小银团”“成果转化贷”和债券市场“科技板”、投贷联动等10项标志性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签订“金火炬”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协议,实现银企共赢。同时,打造科技金融供给“主力军”,注重从管理机制、风险识别评价、生态联盟等三个方面,提升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内生能力。
此外,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还强化金融与财政、产业等政策协同,重点推动形成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风险分担和政策协同、考核评估和激励约束、组织推进和宣传推广四项工作机制,保障专项行动务实推进,取得成效。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