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日前,海南农商银行召开《海南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工作座谈会,总结前期《海南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各项工作。
自2024年4月《海南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总编纂组有序稳妥推进、成果颇丰,已完成项目启动、第一轮资料收集、形成资料长篇、物料征集等既定目标。
目前,资料长篇已完成12篇共计110万字,涉及人物简介41名、人物表59项;登记物料2854件,涉及1953年借据、1954年社员证、60年代办公桌椅、70年代算盘、自行车、水壶以及具有年代感的保险柜、老照片、办公器具等。
海南农商银行总审计师兼社志办副主任、总编纂组组长王巨虹就工作汇报进行了补充说明。王巨虹表示,编纂工作要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要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要坚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海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社志编纂委员会主任李晓刚对前期编纂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推动《海南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工作走实走深要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志书编纂工作,志书编纂关乎海南农商银行发展的根基。二是强化系统思维,紧紧依托“一本志书、一个图鉴和一座行史馆”做好文章,多元化挖掘编纂价值。三是坚持客观真实,充分展现学术、文化和传播价值。四是同步发力行史馆建设和志书编纂,力争2025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农信机构在我国有较长发展历史,是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收编农村信用社志(各地名称略有不同)可以详细、系统地记录其从诞生、发展、变革到不断完善的整个过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让农信机构的奋斗历程等内容得以传承。
同时,农村信用社志中包含大量经营案例、管理经验等,对农信机构的管理者是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业务发展趋势及风险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新社汇平台联合创始人煜阳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编纂农村信用社志,对农信机构强化品牌建设具有多方面促进作用。首先,可为农信机构从业者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学习素材,有助于农信机构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其次,编纂过程也是对现有金融服务模式、产品、流程等全面审视和反思的过程,有助于农信机构总结经验、明确发展方向,进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最后,农村信用社志还能加强农信机构在地方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认为,编纂农村信用社志,可以系统梳理农信社发展历程,展现其在支持地方经济、服务“三农”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增强社会对其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同时,还可强化其内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使命感。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
14:12 | 浙江浦江农商银行构建完善“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