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黄合建
金融活水,流向田间沃野;信用之光,点亮乡村振兴。富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富源县联社”)将“整族授信”作为关键抓手,深耕普惠金融沃土,破解服务“三农”难题。以务实之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坚定之行筑牢民族团结根基,用心书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金融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以“敢”字为先 吹响整族授信“冲锋号”
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是云南唯一的水族乡,服务好水族同胞是富源县联社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富源县联社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打破传统信贷束缚,创新金融模式,开辟精准普惠的金融道路。
强化顶层设计,形成高位推动格局。该联社党委将“整族授信”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组建以联社理事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精准施策,确保工作推进有力、落实有效。
深入田间调研,摸清服务需求。从村寨到田间、从产业到农户,该联社4名骨干力量与古敢乡党委政府、村两委深入交流,全面掌握农户融资痛点与信用基础,为科学授信提供数据支撑。
广泛宣传动员,凝聚思想共识。该联社通过“围炉座谈”、微信群、宣传栏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授信政策,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历时两个月,富源县联社累计组织400余人次,完成对3216户农户信用评级,累计授信2.07亿元,用信余额1.04亿元,农贷面由19.31%提升至35.37%。
以“实”字为要 架起金融惠民“连心桥”
整族授信的意义在“授”,核心在“惠”。富源县联社坚持从“实”字出发,围绕产业特点与农户需求,用创新驱动服务、用务实推动落实。
创新信贷产品,服务乡村特色。该联社结合水族乡韭菜、西瓜、百香果等特色产业,量身打造“鱼米乡情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为农户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金融可得性。该联社推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贷”模式,让农户少跑路、贷款高效率,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更贴心。
强化风险防控,保障资金安全。该联社加强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维护农村信用环境。
普及金融知识,提升信用意识。该联社通过多场宣讲活动向农户传播金融知识,引导珍视信用记录,让诚信成为村寨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一系列举措,既解决了农户的“融资难”,又打通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堵点”。
以“进”字为纲 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整族授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富源县联社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深化整族授信,以“进”字为纲,推动工作更精、更深、更广。
扩大覆盖面,实现普惠金融全覆盖。从整村到整族,从基础授信到精细化服务,该联社努力实现符合条件的农户“应授尽授”。
助力产业升级,聚焦农民增收。该联社围绕古敢乡优势产业,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放,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授信成效。该联社定期评估工作成效,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制,确保整族授信可持续发展。
该联社对古敢乡的整族授信,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助推了信用环境优化,焕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信用架起沟通的桥梁,金融激发发展的引擎。今天的古敢乡,小微企业主的梦想正在实现,特色产业焕发活力,乡村焕然一新,民族团结愈加深厚。“整族授信”像一扇窗,让古敢乡农户看到更多希望。
富源县联社用责任与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在未来道路上将以坚定步伐、创新思路、务实作风,将古敢水族乡打造成信用环境优良、金融服务优质、经济发展强劲、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乡,为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篇章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
14:12 | 浙江浦江农商银行构建完善“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