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银行 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加逾三成

  农金网广州讯(农村金融时报 记者魏再晨)广州农商银行于近日发布了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和《2018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308亿元,同比增长33.1%;村社存款规模829.1亿元,同比增长18.18%。

  该行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贷款总增速。截至2018年末,广州农商银行总资产达7632.89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贷款总额3779.89亿元,较年初增长28.56%。净利润68.32亿元,同比增长15.98%。营业收入206.67亿元,同比增加53.33%。

  近年来,广州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植根本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专注“支农支小”信贷主业,通过组织机构变革、产品业务升级、服务渠道拓展、扶贫模式创新等多样化的措施来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

  为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2018年,广州农商银行从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及政策资源三个层面进行了调整。一是构建营销组织管理体系,特设三农业务事业群,专营三农金融服务。为提高业务管理的精益性及区域业务的适应性,三农业务事业群下新设城市更新中心与各区域三农业务总部,理顺三农金融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二是配置专职营销人员近300人,并加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升“三农”服务队伍的作战能力,为服务三农发展注入源动力。

  三是配套政策资源与绩效考核,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服务三农落到实处。

  近年来,广州农商银行持续优化创新“三农”金融服务产品,着力解决服务中可能出现的手续繁琐、门槛高、业务流程长等问题,优化并提升客户体验。2018年7月,该行推出线上“村民分红快贷”,至2018年末,累计投放548笔,金额达5142万元。

  同时,广州农商银行陆续发行了“太阳.村民e贷”“太阳小微贷”“匠人贷”等产品,实现“足不出户、贷款就到”,切实解决农村客户融资难问题。截至2018年末,“太阳.村民e贷”累计发放2.1亿元,服务村民1789户。

  尽管广州农商银行拥有640余家网点,其数量位居广州银行业首位,但仍难实现物理网点的全覆盖。如何打通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成为该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并提上日程。

  2018年,该行重点采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线下加大物理网点建设投入力度,通过改建、迁建、扩建等方式优化网点布局,完善自助设备建设。目前,该行有社区银行83家,社区金融服务站10家,农村金融服务站125家,助农取款点44个,柜员机2170台,乡镇网点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不断增强,一定程度地满足了普惠金融的需求。

  在强化服务质效的同时,广州农商银行创新扶贫模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一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枢纽地位,打造农业产业扶贫模式,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该行与粤旺集团合作,开创“互联网+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村200余户贫困户、500多人参与百亩大棚蔬菜种植项目。

  二是与重点扶贫村合作,广州农商银行通过自己的“太阳集市”电子商城线上销售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形成“电商+农业”的产业扶贫模式,开创扶贫工作新方式。

  三是通过资金资助解决困难农户的生活问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18年,该行投入31.6万元完成2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投入19.8万元解决94户贫困户子女教育问题,并落实535名贫困户医疗及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投入49万元改善基础设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